二、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致富之路
中國通過28年的改革開放,已經決定堅定不移地走“市場經濟”的道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對“創造財富”用最通俗的話來說就是“依法賺錢”,既然是“依法賺錢”,那我們看重的不一定是“具體的物品”,而是去生產或提供“在市場上認為相對稀缺的能夠交換的有價值的商品和服務”。比方說,去年底陜西的芹菜賣到5分錢一斤,農民一氣之下把芹菜全部毀掉。芹菜為什么只能賣5分錢一斤呢?——不是因為芹菜是沒用的東西,而是因為當地農民生產的芹菜太多了,而“交警”和“路政”又天天在公路上查車罰款,使這些芹菜不能與外地自由交換。所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相對而言,誰依法賺的錢越多(如果是違反了某些“惡法”賺錢也是對社會有貢獻的),證明他對社會越有貢獻;誰依法賺的錢越少,證明他對社會的貢獻較少;誰依法做事不但沒有賺錢反而虧了老本,說明他做的事是社會基本不需要的,當然做慈善事業是另一回事。正因為此,我們做什么最賺錢我們就應該去做什么,我們到哪里最能賺錢我們就去哪里賺錢,而不一定要守著自己的老家。
依法賺錢的大路主要有三條:第一條路是賣體力,但誰都知道賣體力只能賺很少的錢;第二條路是賣腦力,但賣腦力賺的錢也不會很多,在中國靠賣腦力(打工、種地、作公務員等)得到的合法收入超過20萬元/年的人我相信不是太多,并且賣腦力通常只能讓自己賺錢,而很難幫助人家致富;第三條路是用“錢賺錢”的方法——即靠投資理財賺錢。我相信在全國年收入超過20萬元的人絕大部分是靠投資理財實現的,并且用投資理財的方式賺錢還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幫助其他人致富。
所以要賺錢致富最好的路徑是自己投資作老板(明星、歌星等例外);第二好的路徑是與人合作投資作老板;第三好的路徑是賣腦力并跟著有能力的企業家參與一些投資活動并理好自己的財;第四好的路徑是找一份比較適合自己的工作好好干,成為某一行業的行家里手;最差的路徑是賣體力。正因為靠賣體力不能發財,所以靠自己種地的農民就幾乎不可能致富。有人甚至說,只要農民的地里不能種出“金子”就不能靠種地致富!
今天在這里,關于怎么找一個比較適合自己的工作,怎樣去成為某一行業的行家里手和怎樣賣體力我就不說了,因為那些方式大家都早已知道并且那些方式不容易致富。我今天主要是告訴大家“怎樣去辦企業”和“怎樣投資理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