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騙子進貨的廣東虎門時裝城
●(五)貨源探究:祝氏善造“海外品牌” “基地”常購低檔服裝
在上述的受害人反映和所提供的相關證據中,除了被央視曝光死掉的品牌以及名門頤派、詩美惠、青青草能夠確認與祝炳章、祝章兄弟有關外,該怎樣證明其他品牌與他們兄弟的關系呢?對此,很多受害人甚為茫然,均表示“別人都是這樣說的”……
【1】眾品牌皆為“團伙產業” 祝炳章乃是最大股東
記者搜網得知,黃圣依簽約為北京真美怡美服飾商貿有限公司“真怡美”服裝品牌做形象代言人后,2005年07月19日,因其沒能參加“出任該服裝品牌代言人的新聞發布會”而惹惱了祝炳章,祝炳章怒不可遏地指責黃圣依說“沒想到她居然這樣,太沒有職業道德了”……此事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
記者分別對五個網站進行了調查,即“韓國愛尚麗”(http://www.aseess.com)、“韓國詩美惠”(http://www.she100.cn/)、“美國艾多酷(http://www.icischina.com/)、“韓國青青草”(http://www.qqc999.net/)、“臺灣名門頤派”(http://www.highborn.cn/),發現這五個為不同公司做招商宣傳的網站的服務器IP地址卻均為:60.4.80.101;河南省信息產業廳相關人員的技術分析結果顯示:此IP網址系在河北保定網通公司注冊;五個網站在同一個服務器上,且為同一個人或同一個公司注冊。
“臺灣名門頤派”網站的首頁顯示有“河南省代理 廣東省代理商: 婁素娟 ”字樣。6月5日晚,記者在東莞市虎門鎮見到婁素娟后,婁證實:這個網站有她的名字,是祝炳章一伙所為,“我后來才知道,他們是想把我也拖上賊船,以便賴掉騙我的代理費”。 婁素娟說,“青青草”是祝炳章和他弟弟祝章一起創的牌子,是以祝章為主在干。
婁素娟隨后向記者講述了自己臥底祝氏集團的經歷。她告訴記者,為弄清祝炳章團伙的行騙內幕,她首先來到北京名門頤派服飾有限公司上班。期間她了解到“名門頤派”品牌是祝炳章、吳平、鄭云華、畢曉波、賈克、易金安、孫若愚、晏紅清等8個人投資75萬元合伙干的。其中祝炳章投資了45萬元,其他7個人共投資了30萬元。
【2】“祝氏”每年至少造“洋品牌”8個 京城招商騙子90%是其同伙
婁素娟說,祝炳章有個嗜好,愛逛商場,有事沒事就往商場、服裝市場鉆。看到有新潮款式的服裝,就買下送到虎門的工廠,用次品布料模仿著加工生產。看到哪個品牌賣得好,名字好聽,就打擦邊球捏造服裝品牌名稱。
2006年11月的一天,祝炳章找到婁素娟等人說,他想再成立兩個服飾公司,前幾天他在考察市場時想了兩個服裝名稱,一個是ai尚麗,一個是ai多酷,這兩個名字哪個用“愛”,哪個用“艾”好,他還拿不定注意,特來征詢大家的意見。經過大家爭論,最后敲定的是“愛尚麗”和“艾多酷”。在確定這兩個服裝品牌產地打哪個國家或者地區的旗號時,婁素娟建議說,打香港的牌子好,祝炳章說不行,現在韓國、美國和法國的牌子最好賣,于是最后就把“愛尚麗”確定成了韓國的內衣牌子,把“艾多酷”確定成了青少年夏裝的美國牌子。
婁素娟說,隨后不久,祝炳章就在soho現代城的8樓和10樓分別成立了北京艾酷服飾有限公司和北京愛尚麗服飾有限公司,推出了兩個新的招商項目。
此后的一天,婁素娟問祝炳章,既然服飾公司招商搞得很好,又能在全國迅速鋪開,為何就不能好好經營呢。而祝炳章卻說,他壓根就不懂得經營服裝,并且打造一個品牌很難,不是一兩年就能豎起來的。祝炳章告訴她,他得保證一年至少推出8個招商品牌,“再干五六年我自己掙足20個億就洗手不干了,風險太大”……
祝炳章曾向婁素娟介紹說,目前北京市以“洋品牌”招商的服飾公司,90%以上是他的親戚朋友開辦的,且大部分公司走的是他的路子。
【3】“生產基地”常買服裝 每款價位均屬低檔
祝炳章的骨干們還告訴婁素娟,由于開公司的目的只在于套取加盟費,所以注冊的新公司消亡得較快,老公司沒了,原來的全部骨干人員就會再換個名字,被重新分流到各個新成立的公司里去干。
記者問給各地代理商和加盟商發去的質次價高的貨都是從哪里來的,婁素娟說,多數是從虎門黃河時裝城和在附近進的清倉貨、廉價貨,“也有的是收購其他品牌廠家的庫存處理貨,除非布料特別便宜他們才依照別人的款式去加工”。并說,她在虎門“京威國際集團”臥底期間經常陪同王藝、魯足霞、鄭云華等到黃河時裝城去拿貨。
6月6日中午,為落實“京威國際集團”的貨源問題,記者跟隨婁素娟來到了虎門鎮黃河時裝城。
在該時裝城內的寶麗生針織內衣總匯,提起王藝,一個女售貨員還記得,她說王藝她們有一段時間沒來這里拿貨了,“王藝她們從這里進的貨,大都集中在低檔價位,一般都是五六塊錢,最少的三四塊錢”。
而在晉升內衣店,店老板張萍和婁素娟十分熟悉。張萍說,王藝等前不久曾到她在廣州的店一次就拿了4個貨段、2萬多元的貨。他們選購的貨絕大多數都是凈面的(沒經過文飾燙花等處理的)。
另據有一位和祝炳章關系較熟的知情人介紹,祝炳章“京威國際企業集團”旗下的服飾公司常在一些服裝廠商處理過季產品時大量收購存貨。該位知情人還說,“去年‘京威’欠一個服裝標牌廠家1萬元錢不給,人家還去鬧了一場”。
此外,程潔和李莉在發給記者的郵件中說:“今年1月26日,我們在虎門的生產基地發現了幾本他們公司的日常開銷記錄,里面詳細地記錄了,發給我們的‘從韓國進口來’的特許加盟經營資格授權牌,是從青島一家工藝品廠以每塊30元的價格訂制的;他們公司用的標簽一部分是從浙江義烏發過去的……”由于翻看賬本與廠里人發生了沖突,她們當時就報了案,龍眼派出所的指導員袁銳明等警官趕到現場后也看到了賬本。“后來賬本被宴峰三等人搶了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