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顧】 1996年,杭州娃哈哈集團與列世界500強的法國達能合資,合資公司在老總宗慶后的帶領下,已發(fā)展成為中國最大的飲料企業(yè)。法國達能是世界食品飲料巨頭,進入中國后,投資了娃哈哈、樂百氏、光明、蒙牛等多家中國知名食品飲料企業(yè),日益成為“產(chǎn)業(yè)整合者”。2007年,這對“結婚”11載的“夫婦”突然鬧起了“離婚”大戰(zhàn)。
【標版+配音】 2007年4月3日,媒體爆出達能欲以40億人民幣“強行收購”娃哈哈集團總資產(chǎn)56億、年利潤達10.4億的“體外公司”51%股權; 4月8日,宗慶后在媒體上聲討達能“陰謀壟斷”; 4月9日,達能高調(diào)回應“不存在惡意圈套”; 4月10日,宗慶后公布“娃哈哈全體職工聲明”、“全國經(jīng)銷商代表聲明”和“全國銷售將士聲明”,宣布打響“人民戰(zhàn)爭”; 4月11日,達能強硬回擊“絕不放棄”,并于5月9日在斯德哥爾摩提起法律仲裁。 6月6日,宗慶后辭去達能娃哈哈合資公司董事長職務。 6月7日,達能任命亞太區(qū)總裁范易謀臨時接替董事長之職。 ……
一樁曾令多少人羨慕的“姻緣”,當年為何“牽手”,今天又為何反目成仇?這是簡單的商業(yè)誠信問題,還是跨越中國特殊歷史時期的企業(yè)制度角逐?要搞清這些問題,就必須回到20年前。1987年,宗慶后以10萬元借款起家,創(chuàng)辦娃哈哈的前身——“杭州上城區(qū)校辦企業(yè)經(jīng)銷部”,在這家隸屬于杭州上城區(qū)教育局的校辦工廠里,宗慶后開始顯現(xiàn)出超凡的商業(yè)能力。1991年,宗慶后的校辦工廠兼并了杭州罐頭食品廠,曝出當時轟動一時的“小魚吃大魚”新聞,這次兼并不但讓娃哈哈獲得了高速發(fā)展的生產(chǎn)平臺,更借助杭州罐頭食品廠這頂“紅帽子”,讓娃哈哈從市場、信譽、融資渠道等方面一舉突破了過去“校辦工廠”的局限。
【方宏進】 當時這個所有制成份變化當中啊,可能會有人說,就是說實際上原來,因為它有國有的或者集體的性質(zhì),可能占了很多便宜,可能政策上的,貸款上的,各方面的一些便宜,這個歷史現(xiàn)象啊,現(xiàn)在來看,實際上它起到一個什么作用,這個“紅帽子”在當時,
【鄭永剛】 它是有階段性的。
【張維炯】 對,有階段性的。
【鄭永剛】 這個階段呢比如說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初中期,這個時候呢就是說國家的政策對于民營企業(yè),各式經(jīng)濟,它的就是說,比如說貸款吧,銀行是國有的,要貸給民營企業(yè)私人的。
【張維炯】 這是不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