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攜手讓理想照進現實
“一條路”上如春潮般涌起的“返鄉創業”熱,讓很多返鄉民工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嘗到了創業的甜頭,找到了致富之路,實現了自富而富人的愿望,也讓這一帶農民在家門口就業的理想得以實現。
以往外出務工人數達25萬多人的樅陽縣,農村收入很大程度上來自外出打工。在今年外出就業困難的情況下,樅陽采取各種措施吸引了大批農民工帶著資金、技術、項目回鄉創辦企業,就地、就近解決了就業問題。
“今年外出務工的人不像往年那么多了,要么在家搞養殖,要么在養殖場里打工”,在王志平的蛋鴨生態養殖示范園里,正在鴨棚里打工的同村返鄉民工陳延旺告訴記者,之所以出現這樣情況,是因為政府的一系列幫扶措施增強了他們在家門口就業、創業的信心。“在家門口打工的感覺不比外面差啊!”陳延旺說。
今年新春伊始,樅陽縣派出百余名干部深入全縣22個鄉鎮近200個村組,了解返鄉農民工創業意愿,同時,啟動“返鄉農民工就業援助幫扶行動”,在遍及全縣各地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設立“援助窗口”,開辟“綠色通道”,免費提供創業指導等全程配套服務。縣財政投資830萬元建起了“返鄉創業園”,吸納返鄉農民工入園就業創業。縣勞動部門通過開發培訓項目,對有創業意愿的返鄉農民工免費實行定向培訓……如此種種,有效地引導和幫助了萬余名返鄉農民工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或創業。
“縣畜牧局的大力支持與傾情援助,實在讓我感動啊!”吳翠平說,她是在縣畜牧局的精心培訓與指導下順利實施創業項目工程建設的。
高峰村第一個投資興辦大型養豬場的返鄉創業者周伍潮,在向縣畜牧局咨詢創業事宜時,得到了畜牧局局長齊明的大力支持。齊局長親率幾位畜牧專家翻山越嶺趕到偏遠的高峰村,幫助勘察場地設計方案。不到一周,投資近80萬元的樅陽縣騰達生態養殖場開工了。
“沒想到縣畜牧局對返鄉創業這么重視啊!開工之初,他們不辭勞苦,天天來指導施工。”在菜籽湖畔的建設工地上,周伍潮面對記者采訪時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