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一位53歲的老者尹明善,突然告訴家人要做摩托車。需知,這位力帆創始人曾因“資本主義傾向”勞教20年,平反后也只是一個出版商。
在新疆,做過農場、飼料生意,卻屢戰屢敗的個體戶唐萬新,不惜傾家蕩產雇傭了5000人,以出去玩一趟為名,于1992年8月殺到深圳搶購新股抽簽表,竟然撈了幾千萬。后來在資本市場上掀起萬丈波瀾的“德隆系”由此奠基。
……
最能點燃人們心中創業熱火的,恐怕是當時的綏芬河市長趙明非。1992年5月的一天,他帶著一件夾克、兩個飯盒、一套賓館的牙具、一臺小收音機、一瓶蜂王漿——擺地攤了!這位頗有個性的市長希望通過此舉,激勵全體公務員利用業余時間“下海”。
全民躁動
這場“下海潮”,很快演變為飲血茹毛般的“全民狂歡”。
1993年12月,初顯營銷天賦的何伯權,出現在廣州中國大酒店,在警察與媒體的簇擁下,他豪擲1000萬元接過了用紅綢蓋著的、來自金牌教頭馬俊仁的“生命核能”秘方。之后,“生命核能”省級獨家代理權的拍賣所得,就超過1700萬元!
這充分暴露了當時中國市場的非理性瘋狂,消費者層次的參差不齊,以及媒體的推波助瀾——一個由膽識驅趕理性,躁動不安成為標志的創業青春期,已經完全呈現在眾人面前。
首先登場的,就是1994年狂熱的保健品行業。
沈陽的姜偉,不蓋廠房,不置房產,憑借一款“飛龍延生護寶液”便馳名大江南北;濟南的吳炳新、吳思偉父子,30萬元注冊的三株,以一款“昂立一號”迅速崛起;懷漢新執掌的廣州太陽神,1993年銷售額就達到13億元……
據統計,當時保健品行業年銷售額已經突破300億元,可謂遍地黃金。
這個機會,很快便“俘獲”了“改革開放先鋒”、IT界明星企業巨人公司創始人史玉柱。1994年,他宣布啟動巨人公司二次創業,宣布推出“腦黃金”等保健品,開啟多元化之路。
當時的背景是,西方國家取消了向中國出口計算機的禁令,惠普、IBM等國際電腦大鱷大舉入侵,中國電腦界面臨一場殘酷的洗牌。
在聯想,“市場派”柳傳志與“技術派”倪光南由此在“企業前途問題”上掀起一場內戰,兩位親密無間的創業戰友,淪為恨不得將對方關進監獄的死敵。
史玉柱的膽量明顯超脫了“柳倪”,同時也將那個時代的躁動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位固執己見的“全國偶像”,建立了一個“軍事化”的營銷網絡,他親自掛帥,成立了三大戰役總指揮部,下設八大方面軍,旗下30多家獨立分公司改編為軍、師,整個營銷隊伍超過萬人。
當殘酷的事實降臨,則是一個偶像時代的終結。1996年10月,在保健品業務耗費大量資金的史玉柱,無力持續70層的巨人大廈的修建,資金鏈斷裂,巨人公司迅速隕落——史玉柱的第三次創業,直到2000年才見曙光。
隨后,整個保健品行業在市場嚴管、經濟放緩的1997年集體墮落:懷漢新出走太陽神,三株分崩瓦解,姜偉則深陷巨額負債、應收貨款沉疴的重重包圍。
然而,這還遠未結束,時代的躁動很快便感染了央視“標王”。
1995年11月8日,一位個頭中等,一臉憨厚的中年人姬長孔,在梅地亞中心成了瘋狂之夜的主角——6666萬!秦池摘下“標王”,而上一年的“標王”孔府宴酒獲勝籌碼只有3079萬元。1996年11月8日,姬長孔令12億中國人都醉了:3.212118億元——姬長孔用他的手機號碼,蟬聯“標王”!
這位狂傲的山東新貴,已經完全沉醉在自己一手打造的輝煌之中。在鎂光燈的照耀下,他得意滿滿地說:1995年,我們每天向中央電視臺開進一輛桑塔納,開出的是一輛豪華奧迪;今年,我們每天要開進一輛豪華奔馳,爭取開出一輛加長林肯。
然而,創下年銷售額9.8億元的秦池本來面目如何?這家尚處于新創業階段的酒廠,罐裝線是手工作業,瓶蓋是用榔頭敲進去的;秦池山東本部的產能只有3000噸,其余來自四川的勾兌酒……當這些爆炸性內幕在1997年被一一捅破,狂躁的姬長孔惟一的補救措施,是派人到報社做公關,表示愿意以數百萬元“收購”這組報道……
1998年11月8日,處境已經落魄不堪的姬長孔再次來到梅地亞中心,卻因為沒有邀請函,被保安拒之門外。他徘徊片刻,最后一閃而過,郁郁而歸。
秦池的結局是悲愴的。2000年,為了償還區區300萬元貨款,秦池商標被法院勒令拍賣還債。然而,全國竟無一人競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