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轉型:第二次經濟全球化
cye.com.cn
時間:2010-4-27 9:00:54 來源:
作者:林伯強 我來說兩句 |
|
 |
|
提要:低碳全球化將通過低碳減排考慮,將所有的國家都綁在一起,影響今后的貿易全球化,從而影響全球的產業格局。
低碳時代來臨,低碳今后對整個全球經濟格局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值得我們思考。以往的經濟全球化通過貿易和投資把全球經濟綁在一起,各國通過自己的比較優勢在經濟全球化中獲利,各取所需,共同富裕。進入WTO,中國已經融入國際經濟,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好處是明顯的,中國得以利用先進技術和外資,通過外貿,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實現工業化城市化過程。而負面影響也是明顯的,中國的資源稀缺和環境污染也由于經濟全球化而快速惡化。
貿易和投資的經濟全球化使得發達國家的環境保護常常以不發達國家的加速污染為代價。由于不同國家收入水平不同,對環境需求也就不同。在開放性國際經濟條件下,國際貿易和直接投資可以“在低收入國家生產高污染產品,在高收入國家消費這些產品”。目前中國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與西方發達國家和日本的關系基本如此。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轉移污染排放的可行性在于污染物的影響是當地的。
二氧化碳的氣候變化影響是全球性的,在哪個國家的排放是沒有區別的。但是,由于產出和能源效率的不同,在不同國家生產某一產品的排放量是有區別的。在發達國家做某一個產品可能是一個單位的排放,而在發展中國家,由于生產工藝落后,能源效率低,可能是兩個單位排放。這樣,將該產品在“低收入國家生產,在高收入國家消費”,將導致更多的碳排放。如果不兼顧不發達國家的產出和能源效率,全球貿易可能導致更多的碳排放。因此,低碳全球化將通過低碳減排考慮,將所有的國家都綁在一起。 那么,對于發達國家來說,需求既定,某種產品要么本國生產,要么其他國家生產;本國生產排放比較少,交給其他國家生產,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由于生產工藝落后,能源效率低,排放量可能比較大,意味著今后的貿易保護也是可以打著低碳發展的旗號。也就是說,低碳的全球化可能影響今后的貿易全球化,從而影響全球的產業格局。
進一步說,二氧化碳可能比外貿把全球經濟更為緊密的捆在一起,畢竟外貿一個國家可以選擇做還是不做。而由于生產工藝和能源效率比較低而導致的排放沒有選擇。意味著發達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當中,必須兼顧不發達國家的產業結構和能源效率。
因此,低碳全球化的基礎是,二氧化碳是全球性影響,必須全球性應對。低碳將把全球經濟發展和發展模式捆在一起,發達國家如果不考慮發展中國家的能源效率,將導致更多的排放。那么,今后發達國家會采取什么樣的對策?
第一,通過技術和資金援助,提高發展中國家的整體效率,減少排放。這是一個比較溫和的做法;竞x是,在外貿和投資中兼顧不同國家生產工藝和能源效率,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生產工藝和能源效率水平,盡量減少轉移排放的差異。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