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1日,由申通快遞領頭,江浙滬五大“名牌”民營快遞公司申通、圓通、韻達、中通、天天在三天內先后宣布漲價,漲幅約40%,理由基本雷同:罕見暴雪、貨物爆倉、燃油價上漲、成本增多,期望借此提價彌補運營損失,提高行業快遞水平。這就是所謂的民營快遞企業針對淘寶網的集體漲價事件。
但是在11月26日,中通、韻達發出“告淘寶賣家書”:“與淘寶的合作一切正常,因此對淘寶賣家的快遞價格依然不會高于此前在淘寶網上公布的物流定價。”事實上中通、韻達的不漲價舉措并不只針對淘寶網家,網外快遞價格事實上也沒有漲。此外,其他兩家快遞公司在珠三角等大部分地區的價格也基本沒有變化。
前后不過五天,十幾年首次出現的民營快遞漲價聯盟就這樣曇花一現。業內普遍認為是淘寶網和淘寶賣家的強勢聯手,擊垮了民營快遞的漲價聯盟。但是在電子商務對快遞業務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是什么讓民營快遞公司本該處于強勢的地位變成了弱勢?原因顯然還要從民營快遞自己身上找。
漲價聯盟的瓦解
圣誕節當天,《法人》記者通過淘寶網“運費/時效查看器”看到,圓通、申通、中通、韻達、天天在深圳的同城快遞價格還是原來的8元,同時通過向上述公司業務員咨詢,五家公司的網外價格也沒有變化。
除順豐速遞外,其他民營快遞公司在廣東省報出的首重價格一般為:同城6~8元,省外12~15元不等。但這只是表面價格,實際上他們的價格經常會在報價以下。上海某保潔公司珠三角區域經理石先生告訴《法人》記者,他經常使用的是韻達快遞,目前韻達的省內價格為6元,省外8元。
中通廣東省負責人范經理向《法人》記者透露,中通在整個廣東地區的價格都沒有變動。“燃油長了,人力成本漲了,物價也漲了,我們不是不想漲,而是漲不上去,一漲價淘寶賣家就不走中通了,小快遞公司不上漲,我們沒有辦法上漲,一漲市場就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