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末,印度小子普拉納夫.米斯特利 ( Pranav Mistry )戴著簡單的投影設備,僅通過身體手勢就可以打電話和收發郵件的視頻在互聯網上受到了熱捧。這個名為“第六感”的新設備在視頻錄制現場的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大會上展示,主辦者——見多識廣的《連線》雜志主編克里斯.安德森將該發明稱作“當今世界上最頂尖的兩到三個發明之一”。 目前“第六感”的設計難稱精巧,甚至有些粗陋,但其對于長期困擾著人們的人機對話技術卻產生了巨大影響,甚至意味著某天人們真的可以將鼠標扔進垃圾桶來實現與電腦真正的人機對話。
人機對話的“第三只眼”
在這段視頻中,來自人機互動技術創新重鎮——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印度籍博士生普拉納夫.米斯特利 ( Pranav Mistry )展示了他的發明。展示中既沒有復雜的電子設備,也沒有炫酷的大幅顯示屏,米斯特利就像在表演徒手魔術,用一雙套有不同顏色指套的手展示著曾經只有在科幻電影中才能見到的人機交流場景:用手憑空比做取景框的樣子,就能夠將框中景物拍成數碼照片;用手指在手臂上虛畫個圈,上面便會投射出表盤圖像,供人讀取時間;想打個網絡電話,攤開手掌,點擊上面顯示出的撥號盤,就真的可以以手為機打電話了;用手指在空中畫出一個@,系統立刻打開郵箱查收郵件;讀報紙或者書籍時想了解更多延伸信息,可以把紙面當作觸摸屏,直接在紙上指指戳戳便可以點開相關視頻或網頁;覺得作者某段文字寫得不錯,想留作參考?用手指抓取紙上這段話,拋在你電腦屏幕上的空白文檔里就好了。
不用在電腦菜單里找來找去,不必學習軟件的功能鍵在哪里,做個人人都懂的手勢,電腦立刻心領神會并進行操作。不需要鍵盤鼠標、昂貴的觸摸板,任何平(博客)面——白紙、桌子、報紙、手臂甚至空氣都能拿來作為“觸媒”。更酷的是,這套設備看起來既簡單又便宜——一個攝像頭(和一面鏡子)、一臺微型投影儀和一個可實現高速無線上網的智能手機,經過后續改進,連指套都已經被省略掉,僅憑攝像頭便能識別各種手勢。
雖然還未商用成型,但是它的便攜性是無可置疑的。米斯特利攜帶這套設備的方式是:用一根繩子將三種便攜設備串起來掛在脖子上。最初,他干脆稱它為WUW (Wear Ur World,“戴上你的世界”)。最終這款設備被稱為“第六感”,原因在于,在米斯特利看來,與目前占據統治地位的“鼠標+鍵盤”的人機互動方式相比較,該設備如同人類的視覺、聽覺等五種感官一樣可隨時隨地應用,如同獲得了第三只眼睛或者被加強的腦神經系統,它的效用近似于賦予人類第六種感官,使獲取網絡信息如同隔空取物一般自然。
“第六感”的技術原理并不復雜。首先,它通過攝像機跟蹤手勢信息并采集外部圖像數據,然后傳輸給連接高速無線網絡的智能手機;智能手機利用基于云計算和本地運算的強大運算平臺對手勢信息進行識別和分析后,將分析結果傳輸給微型投影儀;在此之后,微型投影儀便可以在任何平面上(墻面、桌面甚至手掌和別人的衣服)上以圖像方式輸出信息。
簡單的結構使得“第六感”的成本頗具競爭力。成長于印度的發明者將這款設備的成本控制在350美元以內,這使其潛在的商用前景顯得極為誘人。目前,米斯特利正和三星公司合作開發一款帶有投影儀的手機產品。談及這款產品,米斯特利認為它實現了程序簡化和功能提升,與一般智能手機相比,它增加了手勢識別和投影成像的功能,使人機互動界面更豐富和自然。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