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沿海漫長的海岸線上,幾乎每天都在上演走私成品油倒買倒賣的灰色交易,雖然屢遭海關抓捕,高額利誘下,以此為生的人依然鋌而走險。
3月5日,本報記者從杭州海關下屬舟山海關緝私分局了解到,幾天前成功捕獲的成品油走私團伙正在審訊當中,而這也是杭州海關自去年展開“國門之盾”行動以來查獲的最大一起成品油走私案。
本報記者了解到,3月1日,舟山海關接到線索舉報,一個涉嫌成品油走私的團伙可能在當天進行非法交易,遂派出緝私艇出海蹲點設伏。晚6時左右,待可疑船只進入監測視線時,舟山海關緝私艇示意該船停船接受檢查?梢纱宦動嵑箝_足馬力拼命逃竄,幾番博弈后,船號為“浙岱漁油69”的可疑船只被舟山海關控制。
緝私警察在該船只內當場查獲走私入境的成品油480噸,船上7名涉嫌參與走私的人員也束手就擒。隨后,舟山海關緝私分局又聯手舟山市公安局,兵分三路循線追蹤,分別在上海、寧波等地抓獲該案另5名主要涉案人員。
舟山海關緝私分局辦公室主任盛文高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經初步審查,自2011年4月以來,這個以岱山籍人員張某和臺灣籍人員林某為首的人員,從境外走私成品油銷售牟利,走私成品油數量累計達1.02萬噸,案值8000余萬元。
“他們將漁船進行改造,在船艙內安設油倉試圖瞞天過海!笔⑽母哒f。
自去年海關總署對成品油走私實施嚴打以來,本報記者長期跟蹤調查獲悉,利用漁船隱蔽走私還僅僅是這些人從中漁利的一脈分支,其進行交易以及實施走私的手段也極具戲劇化。
“近海、陸上幾乎每天都有人出貨(走私行話),手段也是五花八門!币幻唾Q易商對本報記者說。
灰色走私鏈
“在國內柴油價格高時,每噸‘紅油’有3000多元的差價!
在國際成品油貿易市場中,一直游離在監管之外的走私鏈條堪稱“黑金江湖”,混跡其中的人都知道,這個生意場有著其獨有的游戲規則。
本報記者從數位石油貿易人士處證實得知,目前,入境成品油的走私源頭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其一,是借助地緣優勢,從香港、臺灣進入沿海地區的“紅油”和“藍油”;其二,是以私人關系為擔保長期提供成油品供應的“紐帶式”走私,賣家多集中在東南亞地區,其中新加坡作為中轉站的地位舉足輕重;其三,在東南沿海省份的諸多停泊港口,各大國際運輸公司的往返油輪也會提供部分油源。
“國家前幾年加大了對‘紅油’走私的打擊力度,雖然參與倒賣的人少了,但還是存在!备=ㄒ幻麖氖鲁善酚唾Q易的民企人士說。
據本報記者了解,所謂“紅油”“藍油”,是指香港地區供應港口船只使用的油品,進出口免稅,為區分于民用柴油而添加了紅色染料。
由于距離較近、航運行程較短,“油販子”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將來自香港的“紅油”運輸至珠三角,以及東南沿海地區,然后伺機在海上直接販賣給生產漁船或在外海、錨地、港區等海域接駁給油的駁船,隨后再利用油罐車或者改裝廂式貨車接駁上岸。
“在國內柴油價格高時,每噸‘紅油’的利潤可以達到20%-30%,一噸有3000多元的差價!笔熘咚浇灰變惹榈臉I內人士說。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