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博客TechCrunch周日刊登廣告技術提供商Adchemy創始人及CEO莫西·努卡拉(MurthyNukala)的文章稱,隨著多種移動設備的興起,互聯網廣告市場開始呈現碎片化趨勢。不過如果能找到基于用戶意圖的廣告瞄準方式,那么2020年這一問題將得到解決。
以下為文章全文:
近期,我一時興起給自己的新iPad配備了羅技的鍵盤外殼。這不僅是一個創新的配件,還從根本上改變了iPad的用途。我在會議中使用iPad加鍵盤,在辦公室中使用筆記本加擴展塢,在外出時則使用iPhone。我的在線活動曾經以1臺設備為中心,而目前則被分散至至少3臺設備。
我懷疑,并不是只有我一人遭遇了這種情況,而這樣的趨勢未來還將繼續。
互聯網正經歷巨大改變。到2020年,全球互聯網用戶數預計將達到目前的4倍,即40億,而大部分新用戶將通過多種設備上網。此外,當前的互聯網用戶將不再僅僅使用計算機,還將使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電視,以及其他可能出現的新設備。這將改變人們工作和生活的方式。
隨著網民人數的增長,可上網設備的種類越來越多,關鍵問題在于如何利用跨設備的流量進行商業活動?知名科技業專家克里斯·迪克森(ChrisDixon)近期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談到,大部分的移動應用都可以被歸為4類:
--時間殺手,例如《憤怒的小鳥》和《植物大戰僵尸》。這類應用主要提供娛樂價值。
--核心應用,例如相機、手機、聯系人、短信和日程表。這類應用位于手機的主頁屏幕上。
--偶發應用,例如OpenTable、Uber和Hipmunk。這類應用只在某些場合非常有用,例如尋找泰式餐館或查看棒球賽比分。
--通知驅動型應用。用戶可以提前設定何時發送通知,例如當想買的商品降價促銷時,或是PS3在家中打開時。
應用的這4種類型也描述了2020年互聯網活動及商業化的方式。
--娛樂應用可以通過內容盈利,例如付費游戲或訂購電視劇等,此外也可以通過廣告盈利。Facebook的社交廣告有可能不會像其他廣告渠道一樣獲得較多回應,但Facebook廣泛的覆蓋和極高的流量使其成為投放廣告的理想渠道。
--核心應用可以作為獨立應用來銷售,也可以采用基于訂購的模式,例如每月支付通話費。用戶在使用核心應用時不會希望看到廣告。
--偶發應用可以通過廣告盈利,這類應用中的廣告具有較強的目標性,且類型多樣。例如,餐廳通過OpenTable提供的訂餐服務也可以視為一種廣告。
--通知驅動型應用可以以廣告、用戶訂購,以及免費/付費相結合的模式來盈利。這將取決于通知的類型。個人效率應用可以免費,并通過廣告或無廣告的收費版來獲得收入。基于購物意愿的應用則可以直接收費或按月收取使用費。
因此,除娛樂和核心應用之外,互聯網的大部分內容仍將采用與當前同樣的方式,即廣告來獲得收入。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