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么是永恒的,即便是Facebook也不例外,雖然它現在是受眾人追捧的熱門社交網絡,但是作為引領我們走向社交王國的Facebook壽命還是有限的。像谷歌、雅虎甚至亞馬遜一樣,將來的Facebook也不得不重新塑造自己在互聯網里的角色。
谷歌開始于現在卓有成就的搜索引擎業務,可隨著互聯網成長和使用度的爆炸襲來,谷歌后來將自己的業務重點轉移到一系列的云服務上,通過應用程序(谷歌文檔、Gmail和谷歌地圖)努力成為用戶核心互聯網體驗的提供者。而現在的谷歌又將矛頭一轉,指向了線下產品—谷歌眼鏡、谷歌街景以及無人駕駛的汽車。
再看看雅虎,開始于“分類目錄”搜索數據庫,轉而就做上了搜索和門戶類資訊網站,每月為7億獨立訪客提供多元化的網絡服務,雖然期間在業務領域有著起起伏伏的波動,可仍然占據有利可圖的市場份額。
再者就是亞馬遜作為電子商務供書商而初出茅廬,但杰夫·貝索斯(亞馬遜網絡購物中心締造者)不斷推動公司超越內容上的分類。當前亞馬遜正在策劃一個城市倉庫的網絡化,確保當天送貨,用亞馬遜Web服務把自己變成了卓越的云計算提供者。當那么多全球聞名的公司都開始改變戰略之際,Facebook如果再按部就班地運營,肯定是必死無疑。
兩大威脅:移動&社會地盤蠕變
Facebook正面臨著兩個可能重塑真身的外部威脅較量:移動和來自其他社交產品的地盤蠕變威脅。一直以來,Facebook在移動業務領域都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緊張關系。iPad問世后,Facebook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發布了面向iPad的應用程序。
Facebook的手機應用程序一直被群眾的“抱怨”所困擾,很多用戶都用北極熊的速度和平庸的用戶體驗來形容其移動應用。作為一個平臺擁有如此寬廣的移動廣度(每月超過4.88億的Facebook用戶和計數),也就意味著存在巨大的機遇可以把人們聚集在這一移動領域。
由于移動業務的飛速增長,使得當今出現了很多新機遇,比如圖片共享和視頻分享也在飛速發展。每當一塊新的移動范式產生,Facebook也就多面臨一個風險。比如在Facebook收購之前,圖片分享應用Instagram就迅速積累了超過3000萬的用戶。移動消費中的差距起因于Facebook沒有足夠的能力,其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填補移動空間、提供明確的機會,以致于擾亂了自己的陣腳,使很多社交眼球離開了他們。
減輕平臺間隙風險的嚴酷經濟,預示著Facebook必須主動工作釋放更多的移動產品。你也已經看到Facebook很多的獨立應用程序,比如Facebook信使、相機以及收購的Instagram。
移動也增加了Facebook的機遇風險,甚至引發了一個收入問題。Facebook一直努力捕捉移動廣告收入,手機廣告也因為各種實際問題而面臨挑戰:首先,有限的顯示區域很難吸引客戶;移動不是廣告商的理想平臺,因為畢竟人們停留的時間很有限。
因此,移動廣告難以獲得的點擊,只能得到很低的CPM價格。移動設備用戶數的劇增和移動廣告的弱勢使得Facebook無力反擊,優勢反而變成了劣勢。未來十年,公司將面臨一系列的移動難題,在如何解決移動對手威脅和提高移動收入之間糾結徘徊。
10年之后的Facebook
十年后的Facebook依然會被鋒芒外露的扎克伯格掌控于手掌之中,但肯定會與現在不同。不打算聚焦桌面社會網絡的它,將吸取社交網絡通用注冊登錄的解決方案,包括各種移動應用程序、一個克服谷歌出版商網絡的強大外部廣告網絡。Facebook將繼續調整他們的策略來提供不同的移動體驗,成為外部廣告的主要提供者,克服谷歌的adwords(關鍵詞競價廣告)和顯示廣告業務。
2022年的Facebook將更像是一個數據倉庫,為用戶和web開發人員提供更簡單的方式來存儲和訪問個人信息。Facebook將創建新的方式去體驗和操作這些數據,也許十年后的社交大亨將變得更加實用。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