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頓知識在線:您認為現有的專利法實現了制定該法的初衷嗎?或者,它已經成為創新的一大障礙?
麥石:這是需要全社會來討論的大議題。一方面,當然是在某些情況下,向專利持有人提供權利來保護他們發明的產品,意味著可能在某些情況下需要更多的研發,因為公司和個人會受到經濟利益驅動,以便對他們的創意成果進行控制。但是,我們通過創新理論研究得知,很多人搞創新并不是為了創收,而是為了其他原因。所以這個全局性的問題,關于我們的法律體制在幫助我們實現哪些目標,以及我們是否在實現這些目標,這也是我要在這起案例中真正強調的東西。
專利體系也在不斷演進,將那些被評論人士視為問題角色的人員納入其中。例如,“專利蟑螂”,或者那些不是真正使用他們持有專利的發明的人,他們只是尋求加強與已有專利相關的權利。因此,有的評論人士認為這些“專利蟑螂”是問題的一部分。雖然他們享有法律權利來行使專利,但是他們并沒有增加商業價值,因為他們沒有給市場帶來新的產品;他們并沒有積極使用他們擁有的權利,在新的領域進行研發工作。
沃頓知識在線:陪審團的決議引發了對蘋果公司的一些抗議,認為蘋果尋求行使專利,但似乎嚴重限制了競爭對手,比如手機的形狀或手指觸摸放大的方式。您認為這是“專利蟑螂”的另一種形式嗎?
麥石:這就是我所指的爭議,對于這些潛在的可保護的利益,其適用的法律條目是不同的。在這些條目中,哪些適用于所有案例尚不明確。從長遠來看,當前技術專利的授予方式是否不可持續,在這方面還存在爭議。你提到的專利類型、實用新型和設計專利,是否需要通過專利法來進行保護,也是存在爭議的。可能通過版權方式更容易保護。賦予創新者權利來保護他們的產品,同時允許基于這些產品進行開發,為市場提供更多產品,以上兩者之間的平衡是否得到了優化,現在還不清楚。
在全球范圍,訴訟雙方蘋果和三星在不同法院有著近50場訴訟,因此這場大戰具有歷史意義,因為它橫跨了兩大洲而不只是在美國境內。在這種特殊的關系當中,存在另一個有意思的問題。除了這場官司的范圍廣泛之外,此前有過一次失敗的嘗試,即試圖對在訴訟之前就已存在的這些技術發放許可。
所以我們還會討論說,我們是否應當鼓勵各方加強合作,共享他們的技術?有什么辦法可以激勵技術許可的發放,而不是在技術領域造成緊張局面,乃至最后對簿公堂?讓人們總是通過法院解決問題并不總是有效的,無論從社會角度還是個人角度。聘請律師的代價不菲,這類問題的司法解決需要時間。最終,現在正是時候重新聚集于更多研發、更多創新,通過鼓勵發放許可和研發成果共享,來理順該領域的商家之間的糾結點,而不是從法律上來鼓勵人們,讓他們動輒訴諸于法律。
沃頓知識在線:您覺得技術行業愿意這么做嗎?大衛在我們早先的對話中提到,這起訴訟曾經敦促蘋果和三星在庭外和解,但是未獲成功。
麥石:這就證明,當關系緊張時,公司或個人未必會出于對其最有利的角度考慮來相互迎合及解決爭端。媒體報道指出,史蒂夫-喬布斯對諸如[基于安卓的]谷歌產品的出現感到十分氣憤,并將其視作幾乎等同于個人背叛,媒體報道說,對此,他“隨時準備發動核戰”。
當司法大戰或幾乎所有商業場景牽扯到投資者的情緒時,參與方未必會出于其最佳經濟利益角度來采取行動。人不一定總是理性的和可預料的。所以當我們在分析最優體制來激勵創新時,必須將此因素考慮在內。
在這場訴訟中,不少媒體強調了一塊內容,特別是在采訪陪審團成員的時候,很顯然,陪審團的裁定有點倉促,而且他們不見得充分掌握了用于分析的專門信息,法律專家肯定是需要考慮的,但是,從各類陪審團案例來看,這種裁定結果也很常見。
陪審團成員和媒體分享的部分意見表明,他們可能想要懲罰三星,而不是補償蘋果遭受的實際經濟損失。這就再次形成了我們在解決知識產權糾紛的方式時的廣泛架構問題,特別是在技術語境下。問題是,計算機代碼是不是一種有資格獲取專利的對象,目前也在爭取過程中,不同法院在對這些問題加以分析。法律評論家將會在這個領域采取更多行動,可能會推動最高法院最終受理和裁定這起案件。
沃頓知識在線:我們暫時不提專利這個話題,您認為這起訴訟會影響消費者對涉及其中的公司的看法嗎?
麥石:這是個好問題。正如我在一開始所提到的,法律程序是否強調了蘋果和三星產品之間的相似性,這方面存在一些討論,以及部分消費者事實上會考慮購買三星產品,而在過去他們是不會考慮的。
其他消費者可能認為蘋果動用法律武器來進行脅迫,而不是讓研發實驗室繼續創新。消費者可能會認為,[蘋果在背后支持]一種特別有用的機制,例如“捏拉縮放”功能,他們想讓其他公司效仿這種出色的研發成果,然后基于相互的知識為市場推出更多的產品。因此,我認為消費者會有各種反應。
當然,現在消費者市場有著龐大的“果粉團”,毫無疑問,“果粉”對這個裁定結果會很滿意。我認為這是好壞參半的,而且我們在未來兩三年內必須重新審視這些問題,看看這個領域的整體情況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沃頓知識在線:這起訴訟只是眾多專利訴訟當中的一起,也是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發生的事件之一。例如,人們普遍認為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是為了收購專利。您認為,對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設計而言,這種“專利占位”局面意味著什么?
麥石:媒體對此有所猜測,部分是因為媒體一直在報道說史蒂夫-喬布斯跟谷歌之間存在私人恩怨,蘋果在訴訟方面的積極態度,其終極目標是要追趕谷歌安卓,后者一直在大舉瓜分市場份額。對安卓運行所需的硬件的生產商發起攻擊,是削弱或減緩安卓在整體市場的占有率的一種方法。因此,在這個涉及廣泛的對話中,上述戰略的最終結果以及蘋果未來與谷歌的關系,必將成為兩個最有意思的看點。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