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過去這兩年,無論是業內資本還是跨界資本,都“打了雞血”般狂躁,踏爛了白酒行業的門檻。按照醬香型白酒5年的生產周期,在這場并購擴產豪賭中,5年后肯定有人要遇到血的教訓。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眹藢Π拙频钠珢矍瓴凰ァ6谫Y本層面上,白酒同樣鬧騰得讓人無法忽略。聯想控股酒業先攻下湖南武陵、河北板城,上周末又吃了山東孔府家,一年多“三度開花”引發業界對當前各路資本哄搶名酒的關注。
回望過去這兩年,無論是業內資本還是跨界資本,似乎都“打了雞血”般狂躁。透過控股枝江賺得“盆滿缽滿”的豆奶大王維維今年又娶了貴州醇;凱樂科技四年前收購湖北黃山頭酒業后,又拿下原酒企業名豪酒業51%的股權;中糧年初悄然控股瀘州老窖石梁釀酒基地。就連茅臺和五糧液這兩大巨頭都耐不住寂寞,五糧液雖未見任何一宗并購,但其“十二五”規劃已將并購對業績的貢獻圈定在100億;茅臺亦在“大茅臺集團”規劃下,將在仁懷乃至遵義重組一批酒類企業。
各路資本踏爛了白酒行業的門檻。洶涌的并購熱浪背后,“暴利”基因是推動器。白酒板塊幾乎是唯一全線飄紅的板塊,十多家上市公司都有著令人驚訝的凈利和營收增長。
縱觀近幾年的并購,不外乎業外資本跨界并購、同行“以大吃小”兩種模式。盡管業界均認為白酒業通過并購進行整合是大勢所趨,但并購顯然是把雙刃劍,這從近年的并購案例中已有跡可尋。
成功將主業從豆奶粉反轉成白酒的維維現在心情肯定沒去年舒暢。2011年酒類業務是其最大的金主,22.55億的營收占總營收43%。但今年上半年枝江這個金主似乎不那么牢靠,僅為“老爸”帶來8.9億營收,占比僅30.8%。正如一位資深業內人士所言,維維并購后,枝江的管理團隊并無發生太大變化,維維的角色更傾向于財務投資。“富兒子”枝江業績尚且放緩,維維能不能把新收的“窮女兒”貴州醇養成一棵穩賺不賠的搖錢樹就更不太好說了。
“現在大家一哄而上做白酒,但真正進入后才知道賣酒是天下第一難事,需要耐心和堅持!泵鎸Ξ斍案邼q的并購熱浪,凱樂科技董事長特別助理黃道強曾如此感慨。各路資本對白酒并購熱情澎湃,現在需要做的是歇一歇腳,回頭望望自己究竟有沒有足夠的資金、耐心以及戰略眼光來玩轉白酒行業,以免最后“偷雞不成蝕把米”。
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些并購能否最終開花結果,除了對并購者自身管理、資金等多方考量外,還取決于當前擴產“大躍進”沖動下白酒行業產能過剩的泡沫。
并購潮迭起,基于做強做大的考慮,這些被并購的企業擴產幾乎是鐵板釘釘的事。按照此前發布的《中國釀酒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到2015年,全國白酒總產量將達到960萬千升。然而上了擴產高速路的白酒行業,在2011年的產量就如同做上了火箭,飆升到了1025.6萬千升。
在中國白酒產業最重要的板塊四川和貴州,這種擴產風最為明顯。為了擴大產能,仁懷市以工業園區為主,加上茅臺集團和赤水河谷聚集區,統一規劃,工業園區面積增至45平方公里,橫跨9個鄉鎮。而四川白酒的擴產速度更是驚人,2010年,四川全省規模以上白酒制造企業提前兩年實現千億產值。
按照醬香型白酒5年的生產周期,這意味著川黔板塊目前擴張的產能最快在5年后會推出市場。五年后,那么多酒誰來喝?到時的經濟環境是否依然能讓白酒行業保持現在驚人的增幅誰都無法預料。在這場并購擴產豪賭中,5年后肯定有人要遇到血的教訓。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