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頂當互動,接到刷榜任務后,首先由ERP系統根據各地的兼職人員分配人力儲備,同時在短時間內積累大量的有效賬號。“我們了解服務器更新抓取有用數據的規律,會按照客戶規定的時間,集中沖上去。”目前,影響iOS平臺上榜單排名最核心的就是下載量數據。
如今,蘋果更新了排名算法,刷排名已不如一年前那么迅速。目前App Store榜單也存在眾多變數,但冉耀宇仍充滿信心:“需求量在那兒擺著,有排名的地方就有江湖。再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蘋果不管怎么變化,總有規則可循。今年7月份的調整,我們在10天之內就攻克難關了,而且我們也大概了解蘋果鎖榜的時間,知道哪些時間段操作會更好,代價更少。”
APP白日夢未醒
風投對刷榜不提倡,也不反對,看中的是其帶來的現金流。
APP刷榜產業鏈的快速形成正源于開發者的巨大需求。做APP推廣的安沃傳媒高級總監秦峰對記者表示:“App Store中的競爭太激烈,去年年底,App Store的應用突破50萬個,一款新應用不做推廣就上架等于石沉大海。”
目前,中國iOS和Android平臺上的開發者達20萬,整個市場收入才15億元。為了使自己的APP快速脫穎而出,越來越多開發者選擇刷榜這條“捷徑”。如果應用被刷到榜單前面,下載量激增,從而又保證排名靠前,以此呈現滾雪球式的增長。根據應用商店分析公司Distimo的數據,擠入美國區App Store免費榜前10名的應用程序日均下載量可達8萬次。
推廣成本是關鍵因素之一。秦峰介紹,推廣APP的一套常規傳播方案做完,有可能讓排名提升到25—50名,投入則在10萬—20萬元,平均每個用戶的激活成本為10-20元。而且一套傳播方案從策劃、實施到見效,需時最少半個月。而有的刷榜公司刷入中國區榜單前10名的報價不到2萬元,號稱可在1個小時內達標,能帶來1.5萬個自然下載。
在頂當互動的客戶中,刷中國區免費、付費和暢銷榜的都有,以游戲類應用居多。“收費價格不一樣。免費榜我們主要按總榜的名次來算;付費榜有兩種合作方式,按量或者按排名來收費。”冉耀宇說。
雖然刷榜費用比正常APP推廣低,但真正玩得起的依然是預算充足的公司。冉耀宇說:“刷榜還是有成本的,以前是一天2萬元,一般創業型公司可能花不起這個錢,如果是草根團隊就更糟糕,可能有時工資都發不起。”根據頂當互動的操作流程,集中火力沖一輪榜單是一個定價,要想長期維護則需要按維護時間收費。
蘋果目前有65萬APP,通過按點擊付費的廣告、限時免費、微博營銷等手段,能進入總榜前800位已經很不錯了。而蘋果公司在制度執行上的不盡責,使APP處于無序的競爭中,受害的正是那些草根創業者。“產品就算再好,你不刷,你肯定會被其他刷的產品頂下來。”冉耀宇說。
目前,針對刷榜現象,App Store審核小組依據的僅有一部《蘋果應用商店審核指南》:“利用偽造或付費評論的方式在App Store中企圖操縱或欺騙用戶評價或圖表排名的開發程序員(或者采用其他不正當方式)將會從iOS開發者項目中除名。”而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則規定,虛假的產品說明、雇用他人進行銷售誘導,均屬于違法行為。但迄今無人因刷榜而獲罪,那些在App Store清理行動中“落網”的開發者,輕則遭警告,重則被封賬號。
刷榜在iOS上瘋狂生長的同時,Android Market和國內第三方應用市場也被刷榜產業纏身。但由于國內第三方Android應用市場達幾十家,單刷一家對整體下載量影響不大,而且各家的排名算法也不一樣,難度更大。同時,一些應用市場排行榜類似廣告,是直接出售的。所以刷榜在iOS上更密集。
安沃傳媒創始人王旭東說:“刷榜產生的排名,可能帶來短期的影響和效益,但無法維持長久的用戶關注。用戶是不會長久被欺騙的。”而前述互聯網從業者老孫認為,中國的開發者真的要從白日夢里醒來,重回應用本身,為用戶提供的服務和產品才是根本。
然而,冉耀宇卻堅持,刷榜是一門正常生意。他計劃未來把公司的刷榜業務量做大,設計新的商業模式,采取競價排名的方式做刷榜,誰出的價格高位置會高一些。同時也要走向國際,開拓日本榜單、歐美榜單。他透露,頂當互動開始接觸國內一些VC,“單純以刷榜這個業務去融資不是特別靠譜,需要包裝,具體如何包裝暫時不方便透露。但風投對我們的刷榜業務不提倡,也不反對。他們看重的是刷榜為我們帶來的比較穩定的現金流”。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