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五年,我投資了13家企業,第14個正在進行。我們習慣投早期,投的時候,大部分企業都不到五十個人。我的習慣是先想清楚方向,該做什么,再去做,不是急忙跟風。選好正要起飛的市場是第一,也是最重要的選擇。此外,我們對于自己和其他用戶會喜歡用(被投企業)的產品,就算它沒有收入,都會考慮投資它,給它提供充分的資金、人才與資源,幫助它把產品做得更好,規模做得更大,再尋找機會獲利。
在中國做投資已有八年,我發現,有機會成為大公司的企業,CEO對企業未來發展的前景一定非常看好,所以要的估值較高,這家企業在被投資的時候,爭議也一定是最高。我們在投小米、凡客、大眾點評的時候,內部辯論爭議都不小。當中,也有些項目因為爭議太大沒投,比如京東、YY,有些可惜。
投資的五個考慮 什么樣的公司值得我們付市場高價?我們做每個項目時都會考慮五個方面的風險因素。
第一,中國整個社會的經濟未來發展的風險到底有多大。未來兩年,社會經濟不確定性因素是比較大的,不管國內和國外的資本市場,公司市盈率都在下滑。投資人也會變得非常謹慎。但這是我們無法控制的,且放一邊。
第二,企業所在市場本身夠不夠大,如果不大,很難成為大企業。美國VC為什么成功?你可以講他們創新,講他們尊重知識產權,這都是事實,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整個國家人口結構變化給他們帶來巨大機會。比爾·蓋茨和喬布斯都出生于1955年,巧合嗎?實際不是,他們都是那個年代住在可以接觸到電腦的大學城旁邊的人,他們在創業之前已經積累了一萬小時以上寫程序的時間。
第三,商業模式。商業模式是可以空泛討論的問題,之前開心網,還有后來的小米,大家質疑的都是商業模式。對我來說,其實不需要過度分析商業模式。在互聯網行業,要么賣廣告或流量給能變現的商家,要么賣商品或是虛擬道具,有少數公司能收會員費,商業模式就這么多。更多是說,團隊是否找到合適的產品或服務切入點,是不是會有足夠的用戶喜歡它。雷軍在分享選擇項目的四個標準中提到“大方向很好,小方向被驗證”,我非常同意,尤其是后者。只有業務在小規模被驗證有機會做大,才值得花時間去做。錢太多你會硬推,硬推其實對公司未來市場發展一點也不好。
另外我們也看到,照抄美國公司新模式的方式是行不通的。比如蘑菇街,很多人拿它跟美國的Pinterest做對比,事實上不盡相同。在美國,僅僅因為去過哪里,看到一些很漂亮的圖片展示出來,粉絲們會瀏覽圖片并評論,聚集了用戶群也產生了黏性,較容易產生廣告模式。在中國這樣的模式就行不通,中國用戶習慣目的性很強,看到一件東西很喜歡,馬上就會問在哪能買到,所以蘑菇街目前社交性還不需要太高,倒是很早就一邊在新浪微博上經營粉絲,一邊與淘寶店鋪結合得相當緊密,便利用戶消費。兩地用戶需求的不同導致了商業模式的不同,并不存在高低之差。
第四,團隊執行力。我們看很多的企業,如果行業選對了,但事后沒做起來,團隊執行力的問題占的比例最高。其中最大的因素是行業競爭過于激烈,大家伙過早進入,團隊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學習,磨合,提升,改變自己。在國內,企業需要有一個比較強的一把手,因為這樣里頭爭論的聲音和溝通成本都比較少。創始人越多、越分散,離開公司的機會越大。兩三個人相對還好,四五個人最后一定有人會走,而且走的不只一個。我們更希望看到,創業者在大公司做過,已積累一些經驗和社會資源,再出來創業。如果可以,最好先摔過跤,交過學費。因為你沒失敗過,一旦有好的成績,非常容易自滿。而自滿的時候,通常是團隊最容易出問題的時候。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學生組織團隊把事情做起來,除非是十年前,現在幾乎不可能了。(美團網)王興是少數的例外,值得贊揚。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這樣的例子。
第五,財務模型,一般來講,VC都會青睞比較輕的模式,所以我們投一嗨租車時內部壓力比較大。租車是靠錢砸的行業,這種行業值不值得投,為什么投,我們都有很多討論。
錯失的機會 有些項目我們pass了,是因為覺得市場風險太高,比如去哪兒,可事實證明我們判斷是錯誤的。
我2006年在另一家VC看過去哪兒,不止我看過,二十幾家VC都看過。當時沒投的原因是,我認為國內的航空公司和酒店互聯網化還需要時間。可沒想到,這個趨勢從2007年起僅3年就實現了。這就為去哪兒提供了非常良好的成長環境,當越來越多的供應商把房間和機票等產品放到互聯網上,去哪兒這種搜索比價網站就越有意義。而在2006年,用戶根本不需要搜索,你只要去藝龍和攜程比較價格,兩個網站就搞定。
我事后檢討,也許第一次A輪不應該投,因為市場還不成熟,產品很難讓用戶驚喜,它的風險太高。可是當它融B輪C輪的時候,我應該回去再找它交流。我沒有做,是我自己的錯。
我們2008年看凡客的時候,也知道京東,只是凡客融資早了一點,京東晚了一點。大家都認為投京東要冒很大的風險,因為毛利太低,以后需要融資到能獲利的額度更大,但事后看,凡客和京東兩家都投其實是更保險的投資做法。
當初我們沒有投YY,也是因為覺得如果騰訊要做,對YY的沖擊會很高。但是,我們沒有做足夠的功課到底游戲語音對騰訊有多重要。結果QQ Talk 兩年之后才出來,這給YY不錯的空間發展,再加上李學凌同學的努力,成為今年第二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所以是我自己功課沒做好。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