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雄說,他的公司中有個產品小組,負責對接到的應用進行品質判定,“如果用戶體驗太差,我們拒絕為其刷榜”。他同時稱,一旦有刷榜公司將一款很差的應用的排名刷上去,那該刷榜公司將遭到幾家同行的共同抵制。 最近兩年,許懷哲和劉雄都在經營著一個外界看起來頗為神秘的生意App刷榜。通過刷榜,他們能使一個原本無人問津的App應用,在兩三個小時內,沖到蘋果App Store排行榜的前列,從而讓客戶公司所開發的App有更大幾率獲得蘋果iPhone、iPad用戶的注意,以及投資人的青睞。
對那些命運系于用戶數量的App開發公司而言,刷榜算得上最實惠有效的推廣渠道。據劉雄透露,通過刷榜,一款應用得到一個新增用戶的成本僅相當于傳統推廣渠道的三分之一。
刷榜一時成為部分開發公司“搏出位”的秘訣。客戶不斷的刷榜公司亦從中獲取著高達30%以上的利潤。
在刷榜公司看來,他們行走在蘋果公司所制定的犯規線以外,所從事的是“陽光下的商業行為”。而有部分App開發人士則譴責刷榜,認為這種行為破壞公平原則,擠壓了那些“刷不起榜”的應用的生存空間。
不過這些譴責未影響許懷哲和劉雄的生意,他們的刷榜生意越做越大。許懷哲已開始和電視臺接洽,著手為客戶的App應用定制節目或嵌入廣告。劉雄則計劃著將刷榜生意做到國外去他準備去刷美國、日本、德國的榜單。
百萬App過獨木橋
對一個應用來說,在App Store榜單中的排名至關重要。無法擠進榜單的應用,大多埋沒于上百萬款應用中不為人知,成為沒有下載量的“僵尸應用”。
1月18日下午,北京北五環的一個寫字樓里,雄文網絡CEO劉雄坐在辦公室的電腦前,接受或拒絕著客戶們的刷榜要求。他應下一單業務,就意味著幾個小時后,某款應用在App Store中的下載量迎來一輪暴增。
目前,雄文網絡已是國內刷榜行業前三強。
據劉雄介紹,目前國內成規模的刷榜公司大致有十家左右。這個數字得到了同樣從事刷榜的解決網CEO許懷哲的認可。
原本指揮著手下水軍做網絡投票以及注冊QQ號生意的劉雄,在2010年發現了刷榜這個商機。在2008年,蘋果公司推出了App Store。通過這個“櫥窗”,由第三方開發者所開發的App應用程序得以與iPhone、iPad用戶“觸電”。據蘋果公司發布的2013年Q1季報顯示,App Store在155個國家向5億用戶提供77.5萬個應用。
“對一個應用來說,在App Store榜單中的排名至關重要。”劉雄說,iPhone 4S屏幕上,一頁榜單只顯示4個應用,而用戶的耐心和精力則比較有限,“同一款應用,排名第5和第25時,真實的用戶下載量會有5到7倍的區別。”
那些無法擠進榜單的應用,則大多埋沒于數十萬款應用中不為人知,成為沒有下載量的“僵尸應用”。
“下載量和排名等數據,是開發者尋找投資時投資人最先關注的方面。”App應用“大姨嗎”的創始人柴可說。
據科技網站AppYING的分析,決定應用在榜單中排名的因素,有下載量、評論打分、當天激活率、下載轉化率、賬號情況等十個之多。不過,對于各個因素所占的權重,外界卻難以揣摩。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