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與祖父愛德華很親近,愛德華2003年去世。二戰后,愛德華在一次背景調查聽證會上,對羅伯特·奧本海默(J.Robert Oppenheimer)作出不利證詞,導致他在科學界留下罵名。泰勒說,祖父在戰后的遭遇“對我是一個警示,你一定要做你熱愛的事”。他的祖父“畢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當一個科學政治家,一個組織建造者,因為他相信這對民主和人類至關重要。但他真正希望的是他退到角落里當一個科學家”。
泰勒將他的“大膽去干、沒有限制”的理念變成了Google X的口號。
今年3月,他在一個座無虛席的禮堂里對聽眾說,“這個世界不是受智商所限制的。我們都是受勇氣和創造力所限制的。”
去年他與谷歌元老梅根·史密斯(Megan Smith)聯合創立了谷歌年度大會Solve for X,這個為期兩天半的大會必須獲得邀請才能參加,每年邀請百名左右創新者。今年2月,谷歌大會在圣何塞南面的高爾夫度假村CordeValle舉行,與會者討論的議題包括充氣機器人,可以發現老年癡呆早期征兆的眼部檢查,以及核聚變反應堆。“只有一點可以保證,那就是,如果我們不去嘗試,就什么都不會發生。”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的查爾斯·蔡斯(Charles Chase)說,他是該公司先進開發計劃“臭鼬計劃”的高級項目經理,他在會上發表了核聚變演講。
泰勒除了宣講Google X的使命以外,大部分時間都在為實驗室尋找新的點子。想法的荒謬性不會成為妨礙考慮的因素。泰勒和他的同事們說,他們花時間考慮過空中懸浮和瞬間轉移技術。他們將后者列為進一步研究領域,部分原因是任何你想瞬間轉移的物體——比如一幅畢加索的畫——必須先被完全解體,然后才能在另一個地點重組。
在Google X內部,有一些項目乍一聽起來幾乎像天方夜譚。Makani Power最新的空中風力渦輪機原型機稱為“Wing 7”,是一個長約8米的碳纖維裝置,裝有四個可以發電的螺旋槳,可以在240米到600米的高空轉圈飛行,通過一條輕型電纜將電力傳輸到基站。“如果我們的這個項目成功的話,就可以不再使用很大一部分我們現在使用的化石燃料。”Makani Power的首席工程師達蒙·范德·林德(Damon Vander Lind)說。范德·林德承認這項技術有可能失敗,但是,“如果你不抓住機會,不去花十年時間去嘗試,就不會取得任何進展。”
Google X還有仍處于秘密進行階段的項目,比如為貧困地區提供互聯網接入。10年前,約克大學高級研究員戴維·格雷斯(David Grace)領導了一個項目,將寬帶發射機固定在高空氣球上,這個項目是歐盟委員會支持的多國倡議“CAPANINA聯盟”的一部分。該倡議在實驗階段以后從未取得進一步進展。格雷斯現在說,他聽說谷歌在研究這種氣球搭載的寬帶技術。
4月,谷歌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出人意料地宣布,“到2020年,全世界所有人都將用上互聯網。”懷疑論者立即指出,全世界有60%的人口不能上網,很多國家甚至沒有可靠的電信網絡。泰勒拒絕證實或討論這個項目,但他承認,全球普及互聯網符合Google X的使命。格雷斯說,“確實需要像谷歌這樣的公司來推進這個目標。”
泰勒負責Google X的日常運營,他向布林匯報。“謝爾蓋是蝙蝠俠布魯斯·韋恩,我是蝙蝠俠的管家。”泰勒說。同事們說,自從2011年底佩奇擔任谷歌首席執行官以來,布林大部分時間都在GoogleX處理幾個項目的技術細節。“我想我現在大部分時間將花在汽車上。”他說。當被問到谷歌眼鏡時,他指著架在鼻梁上的谷歌眼鏡說,“這個項目基本上已經完成了。”
現在,他已經準備好將全部精力投入到無人駕駛汽車上。布林的個人魅力部分在于,他說話時語調平緩,邏輯清晰,初聽起來有點乏味。但當他繼續說下去時,他可以跟你描繪一個相當驚人的畫面。他說,自動汽車可能看起來像是一個華而不實的噱頭,但你想想,如果人們不用時刻查看后視鏡所節省的那些時間,想想汽車帶來的高效率,汽車可以帶人們去跑腿辦事而不是閑置在停車場里,這個世界將變成一個非常不一樣的地方。擁有汽車將不再必要,因為你的車更像是一輛需要時隨叫隨到的出租車。老年人和盲人可以完全融入社會。交通事故人員傷亡可以徹底消除。每個人都可以把原來花在開車上的時間用來工作、閱讀、和人交談。如果所有這一切都能實現的話,那么布林可能成為少數幾個兩次改變世界的創業家之一。
布林親自參與實驗室就是Google X最強大的資產之一。德瓦爾說,布林幫助泰勒尋找可能的新項目,“他的直接參與就是支持這個環境的一個方式。”結果就是,Google X不僅夢想越做越大,而且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技術人才。
前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瑪麗·盧·杰布森(Mary Lou Jepsen)去年加入Google X,擔任顯示器部門主管,她負責為谷歌眼鏡這類的穿戴式設備開發顯示屏。曾在血液篩查公司LabCorp擔任首席科學家的安德魯·康拉德(Andrew Conrad)今年春天加入Google X,開發一個內容不詳的項目。谷歌元老杰夫·胡伯(Jeff Huber)最近負責谷歌地圖和商務部門,他今年3月也轉到Google X,但沒有透露他的研究領域。
Google X的擴張足以讓谷歌的一些投資者感到有點擔心。市場研究機構Pivotal Research Group的分析師布萊恩·威澤(Brian Wieser)說,Google X對谷歌的股東來說是一個“良性、積極的”因素,但他感到奇怪,為什么谷歌不銷售他們的技術許可,比如谷歌眼鏡這類產品。“談到創造新產品時,如果這個產品在戰略上過于雄心勃勃,而且可能會侵蝕公司的利潤率,那你就應該開始感到擔憂了。”他說。
還有些投資者認為,谷歌的創始人們曾對有些新產品抱有不同程度的好奇心,而正是這種好奇心使他們決定投資那些當時看似毫不相關的產品,但最后獲得了成功——比如早前的安卓手機操作系統。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的統計,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發售的所有智能手機中,75%使用安卓系統。“這種文化讓他們不會因潮流轉變而措手不及。”分析師納比勒·埃爾什沙伊(Nabil Elsheshai)說,他所在的金融服務機構Thrivent Financial for Lutherans持有谷歌股票。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