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發展像是一個無盡的循環。上世紀90年代,微軟通過企業軟件統治著當時的計算機市場。之后的十年里,蘋果憑借著一系列針對消費者開發的設備重新成為了市場的王者。那么在下一個十年中,什么樣的產品將會統治市場呢?
其實這是一個難以預測的問題,它有著太多的變數。但是盡管如此,我們認為,更加擬人的、無需接觸就能夠實現操控的設備將會越來越流行。
在這個時代中,計算設備將會以一種全新的形式呈現在我們眼前。科技將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更大的影響,甚至將會影響我們的環境以及人類本身。
四條數字定律
William Gibson曾說:“未來已經到來----它以不均勻的方式分布在我們周圍!彼囊馑际,現在是我們播下未來的種子的時刻。雖然我們現在還不知道現在播下的種子,在未來將會結出什么樣的果實,但是一些定律卻能夠讓我們展開想象。
在科技發展的漫長歷史中,我們確實也得出了一些這樣的定律,讓我們能夠預測未來科技的發展方向:
摩爾定律:上世紀80-90年代,計算機剛剛開始走入我們的家中。我們那時更關心的,是計算的處理能力,因為我們需要確保購買來的硬件能夠運行那些功能強大的軟件。
然而,當科技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不再那么重視硬件的處理能力了,因為我們知道,我們購買到的計算設備,能夠運行絕大部分軟件,而且速度還很快。這就是摩爾定律,Intel聯合創始人Gordon Moore在1965年提出,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
克來德定律:當喬布斯第一次回到蘋果的時候,他對蘋果的產品線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并且開始尋找下一個能讓全世界瘋狂的產品。作為一個音樂迷,他對當時的MP3播放器十分失望。于是他開始設計一種全新的隨身音樂播放器,一個能夠容納1000首歌曲的隨身音樂播放器。
僅僅幾個月之后,他的團隊就找到了一種體積輕便、容量較大的硬盤。之后便誕生了iPod,憑借這個產品蘋果成為了這個星球上估值最高的公司。
如今,能容納1000首歌的播放器已經不算出奇了。如今的iPod能夠讓你隨身攜帶4萬首歌曲;僅僅需要幾百美元,你就能購買到一塊能夠容納1000部電影的影片,而這塊硬盤的價格,比第一代iPod的售價還要低。這就是克萊德定律,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每隔12個月,硬盤的容量就能提升一倍。
尼爾森定律:即便我們不再需要擔心電腦的運行速度,也無需為儲存空間不夠而發愁。但是仍然有一件事情會時不時的困擾著我們,那就是網絡連接速度。如今4G網絡的出現,讓我們及時在外使用移動網絡的時候,也能夠獲得令人滿意的速度。
這個就是尼爾森定律,他指出,每隔21個月科技就會讓網絡的速度就會增加一倍。如今的4G網絡已經為我們提供了足夠的速度,而按照這個定律推算,在2020年我們將會迎來5G網絡的普及。
Kaku的洞穴人定律:Michio Kaku曾經提出過一個“洞穴人定律(cavemen law)”,其大意就是:
“當科技的發展與我們的原始欲望產生沖突時,每一次欲望都會取得最終勝利。”
換句話說,就是如果科技無法滿足我們的欲望,我們就會創造出新的科技,讓我們獲得滿足。人類的欲望無窮無盡,帶來的結果就是,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
科技發展新方向
在過去的30年中,我們不斷的發展計算機,以至于現在我們已經對于這個產品產生了審美疲勞。于是,我們將會開始探索新的課題,例如納米技術、基因技術以及清潔能源技術等?梢钥隙ǖ氖,我們將會找到科技發展的新方向。
許多著名企業都在開始找尋自己的方向。例如IBM,在上世紀90年代,他們完全專注于計算機技術的研發。最終,他們的“深藍”計算機,在棋盤上擊敗了當時的國際象棋世界冠軍Garry Kasparov。2011年,他們的“Watson”計算機又在著名的電視節目《Joepardy!》中獲得了冠軍。
而如今,IBM正在利用Watson進行其他的工作,例如制藥、定制法律甚至是客戶服務。相比于幾年前,人類和計算機之間的界限變得更加模糊。
科技對于工業的影響
科技的發展,對于制造業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雖然技術的進步,機器人開始代替人類,在制造業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機器人勞動效率更高,從而降低了產品生產的成本。蘋果、GE等大型企業,都在逐漸的將自己的產品生產線從海外帶回到美國本土,正是出于這個原因。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