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盯上了不良貸款處置的新“生意”,尤其是在當前實體經濟不振的大環境下。
民間資本、乃至PE機構的紛紛參與,以往從銀行手里購買不良資產包的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如今開始以貸款另類“擔保”的身份第一時間從銀行接收不良資產。
以長城資產管理公司(下稱長城資產)為例,其與華夏銀行合作了一種被稱為“助力貸”的新產品,是首個銀行與AMC合作的另類貸款方式。在這項業務中,長城資產將在貸款即將成為不良時,全盤接手。
這貌似是一樁多贏的合作:以往很難從銀行拿到貸款的小企業,如今又從資管公司看到了希望;創新業務同時也是四大資管公司轉型的必然產物。AMC的誕生及使命就是收購、管理和處置國有銀行剝離的不良資產,而現在AMC已深度介入到不良貸款形成的前、中、后期。
而理論上本應經營風險的銀行更是成為最大贏家,貸款風險大幅下降。日漸增多的不良資產購買方同時也推高了不良資產的轉讓價格。
前期增信、后期轉讓
因為這一創新業務的出現,“剝離不良資產”的說法顯然有些過時了。
通常的,貸款是由銀行單獨審核再放款,“助力貸”則是在決定貸款之前,由銀行跟資管公司兩方到企業進行貸前合署分別調查,假如雙方一致同意貸款,才簽定資產管理公司、銀行、企業的三方協議。助力貸的最大區別在于貸款投放之前銀行就要跟資管合作來對企業調查,貸前聯合AMC為小微企業融資增信、貸后出現風險則由AMC接力。
這對于銀行而言,好處在于可以讓銀行提前退出有風險的客戶。如果該企業后來發生階段性困難欠息了,或者出現風險因素到期不能還本,只要出現還款的異常情況,資產管理公司就在10個工作日之內先墊付該筆貸款本息,銀行貸款的本息就由資產管理公司接手。
華夏銀行中小企業信貸部南京分部總經理司徒喬對記者表示,該部成立以來專營小微企業未出現一筆不良,助力貸的合作模式也是功臣之一。
司徒喬稱,助力貸主要是針對有資產的企業,“我們覺得這個企業是可以支持的,但是因為他是單一客戶,我們調查他的信息怕會有不全面的隱憂,或者說對有一些情況不能從相關的渠道得到驗證。在這種時候,我們就把資產管理公司拉進來合作。”
司徒喬表示,迄今為止,由資產管理公司接過去的客戶也就一例。一家農資生產小企業因為資金周轉困難而欠息,華夏銀行南京分行聯合資管公司實地調查后,啟動信貸資產轉讓程序, 到2012年9月,將該企業貸款轉讓給資管公司。
在銀行看來,處理不良貸款方面資管公司遠比銀行更有經驗和優勢。
“銀行風控關注集中在貸款發放前和貸款償還期內,銀行對不良貸款通常是一賣了之,手段過于單一。”一位銀行資產保全部的負責人稱,與銀行相比,AMC更關注貸款發生風險后的管理與處置安排,旗下有專業評估公司評估項目風險,還有更多種的途徑回收成本。
例如,AMC可以提供不良資產的遠期收購業務,還可以從事債(權)轉股業務,甚至可對不良資產再次投資,以此盤活不良資產等。
長城資產與華夏銀行的合作始于2010年,最終形成上述相對固定的合作模式。此外,興業銀行及數家地方股份制銀行也已與長城資產開展合作。
融資增信類似于擔保,但與擔保有區別。從業務操作流程上看,財務顧問及不良資產收購服務一般包括:立項、盡職調查、抵質押物價值評估、風險控制措施、交易結構設計、實施方案、項目后期管理等。“如果企業各方面資料完備,長城資產能夠在1個月左右提供財務顧問及不良資產收購綜合服務。”長城資產一位內部人士說。
據了解,僅對貸前的融資增信一項,長城資產按貸款總額的1.5%-2.5%收取中間服務費,低于行業平均1.5%-4%的收費標準。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