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年后,百度CEO李彥宏提出“中間頁”概念,其實與聯想當時對FM365的設定并無太大區別。
由于占據硬件入口這一優勢,FM365的推出后一年之內就達到了全國排名前五的訪問量,趕超新浪的聲音開始不絕于耳,藍色光標從那時起就是聯想的公關代理公司,他們也為FM365制定了“新三大門戶網站”的宣傳方案,將263、TOM和FM365錨定為新生代門戶網站的代表。
然而,互聯網泡沫的到來摧毀了富二代FM365,至始至終依靠聯想輸血、沒有真正踏上過競爭賽場的FM365錯誤的估算了流量價值,在與AOL各投一億美元成立合資公司進行運營之后,聯想發現按照FM365的營業增速,這筆投資可能超過五十年都無法收回來,而AOL則高姿態的制定了相當昂貴的許可費,使 FM365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境地。
2002年,聯想計劃投資30億進入房地產行業,間接宣告了聯想對于互聯網業務的淡漠。同時,新浪、搜狐和網易則站穩腳跟,開始通過門戶資源運作廣告及SP等商業項目,收入成型,這讓FM365徹底失去了機會。
2004年,已經出于無人管理的FM365項目,忘記續費域名,被蔡文勝搶注。蔡文勝當時謊稱FM365的域名“被美國一家公司注冊”,后被自己耗資12萬美元買下,后被查實所謂的“美國公司”其實是美國域名管理機構NSI,FM365的域名只是正常到期,蔡文勝花了100美元在60天保護期結束之后搶注了這個域名,并將域名指向自己旗下的265網址導航站。
蔡文勝說,當時FM365域名給265仍然能夠帶來一天幾十萬的流量,那些將瀏覽器首頁綁定為FM365的聯想電腦用戶最后都成了265的用戶。
“連個域名都保不住”讓聯想的形象大受損失,經過一些手段,蔡文勝“無償”將FM365域名歸還給了聯想,但是聯想則已經沒有新的互聯網計劃,FM365長期只是指向聯想的官方網站,再無任何動作。
“順勢”自然死亡的第三個名字
“由于產品重新規劃的需要,網易聊天室將于2008年11月1日0時起停止運營。”
2008年10月21日,網易宣布關停聊天室產品。
我當時寫了一篇文章《網易聊天室即將關閉,中國互聯網徹底告別單純時代》,貼到了天涯社區的IT視界版面,迎來四百余篇“憶苦思甜”式的跟帖。(2012年8月,這張帖子又被頂了起來,一名天涯的老網友“扯犢子的基友”跟帖回復:“上次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我還沒有女朋友。現在我小孩兩歲了。”)
聊天室是互聯網初級階段的典型產物,簡單、直接、松散,也是對互聯網自由精神的經典應用——沒有社交關系、沒有準入制門檻、沒有數據儲存,只是提供公共的場域,然后連接天南海北素未謀面的人們。
網易是國內最早提供聊天室服務的網站之一,網易聊天室一度負載了5萬人同時在線聊天,它與碧海銀沙、搜狐聊天室構成了中國早期網民的互動中心。CNNIC在2000年的統計數字顯示,網絡聊天室是38.8%的網民最常使用的網絡服務之一,是中國互聯網的前五大應用之一。
不過,聊天室也是一個過早衰敗的產品,網易聊天室與其說是撐到了2008年,不如說是被擱置在那兒一直持續到了2008年。經歷QQ、論壇、網游等沖擊,聊天室自從2004年之后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年輕人紛紛離開,剩下的只有習慣聊天室模式的少部分中年群體,而聊天室的內容,則很自然的偏向于情感層面。
由于聊天室的加入門檻很低,許多聊天室內進駐了賣春群體,通過群發廣告來招攬客戶,這讓聊天室擔負起了法律風險,網易北京、上海、杭州三大聊天室被改造成了“買春圣地”,網易不斷加大監管投入,而聊天室本身的商業增收又停滯不前,這讓網易聊天室淪為了被拋棄的一枚棋子。
生態平衡一旦遭到破壞,帶來的波及定然是“一損俱損”的——當灰色信息充斥聊天室空間,迫使僅存的有著聊天需求的網友不堪其擾逐漸退出,最后剩下的只有行尸走肉般的空殼。網易聊天室在被關閉前夕,在線人數不過千余人,拋開Robot,真實用戶所剩無幾。
不過,在2008年10月31日,網易聊天室的在線用戶暴增,接近五千余人,在那最后一晚,許多老網民重新登陸到了網易聊天室,在聊天室的窗口里敲下“再見”,為網易聊天室的落幕劃上了沉重的句號。
被稱作“大騙子”的第四個名字
“雅虎不是把終生郵箱當一個產品來經營的,我們要打造的是用戶可以從一而終、共同度過的人生伙伴。”
2013年4月18日,阿里巴巴發布公告,稱中國雅虎郵箱將啟動整體遷移計劃,將用戶數據轉至阿里云郵箱,而原來的中國雅虎郵箱則將于2013年8月19日停止服務。
頗具黑色幽默的是,中國雅虎曾在2007年推出了“終生郵箱”服務——現在搜索“雅虎 + 終生郵箱”的關鍵詞,仍能看到當年中國雅虎發出的新聞通稿:“我們認為所謂終生郵箱,至少是要符合四個標準,即無限容量的空間、個性易記的ID、安全可靠的品質、值得信賴的品牌。只有全部滿足這四個方面,才能真正實現讓用戶安心無憂、永不刪信、收藏一生郵件與故事的心愿。雅虎不是把終生郵箱當一個產品來經營的,我們要打造的是用戶可以從一而終、共同度過的人生伙伴。”
看來,無論是男朋友、政治家還是商業巨頭,“承諾”這玩意都是引魚上鉤的誘餌,目的實現或者興趣轉移,都會輕易暴露出“承諾”的空頭支票屬性。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