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牛”過的第八個名字
“關掉的原因跟政治壓力、理想、信念、堅持之類的,以及運營成本都毫無關系,關掉的原因是,現在沒什么人看博客了。”
2013年,羅永浩在新浪微博上宣布牛博國際站關閉,《博客天下》走訪了牛博的資深博主以及除羅永浩的合伙人黃斌,字里行間滿是惋惜,羅永浩盛贊報道很“靠譜”,也承認自己在理想主義的道路上“節節敗退”。
2006 年,羅永浩從新東方離職,賦閑的他開始積極更新新浪及搜狐的個人博客,但因常用臟字評論社會熱點事件,幾大博客托管服務商都會對其用詞進行修改和屏蔽,這讓羅永浩很惱火,萌生了自建博客平臺的想法,牛博就此誕生,由于羅永浩的人格魅力,許多知名博客作者、學者、媒體人紛紛捧場,要么牛博開設博客,要么也授權羅永浩的牛博抓取其博客內容。
顯然,政府部門不太喜歡這樣一個不設審查崗位的博客平臺,牛博網創辦不到一個月就被拔過一次網線。從此,穩定一詞徹底與牛博網無緣。
羅永浩在2008年接受《南都周刊》采訪時說他并沒有主動的去“頂住壓力”,如果有關部門讓刪文章,他就刪掉,只是不像其他網站那樣主動的去判斷風險。但這正是審查制度敵視的態度——審查制度的終極目標是讓內容運營方形成自我評估的習慣,然后先于外部審查而主動閹割,讓審查制度成為“核威懾”一樣的存在。所以,牛博網的態度雖然并不強硬,但是過于消極,這讓審查方的工作壓力很大,一般網站,警告幾次,就大致上明白尺度在那里,接下來就會自行產生監管規范,用不著審查制度時刻盯著,而牛博和羅永浩,顯然屬于麻木不仁且屢教不改的那種刺頭。
所以牛博網成為了兩種情緒交戰的戰場,政府不斷關停它,而它的用戶則又強烈希望對抗,這種矛盾還曾擴散到了向來遠離紛爭的豆瓣,文藝青年們在豆瓣發起了多項悼念牛博網的線上活動,豆瓣運營團隊則忙不迭的接連刪除。
2009年1月,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祭出大招,因為牛博網“大量登載時政類有害信息”,要求整改而未采取有效整改措施,直接讓萬網停掉了牛博網域名的解析。
羅永浩重新申請了域名,并將牛博網拆分成兩個部分,一為牛博國際站,域名、服務器均在海外,另一個則是嫣(同閹)牛博,刨除了政治內容,在國內運行。不出意外,前者很快遭到屏蔽,不翻墻則不能訪問,造成人氣大跌,而后者則不被視作是完整的牛博,缺少用戶的認同。
最終的結局是:2012年夏天,嫣牛博不能訪問,2013年夏天,牛博國際被宣布關閉。
忙于錘子科技的羅永浩也不忘自嘲:“我有強烈的衛道精神,但是缺乏殉道的勇氣和決心。”
充當過“網絡風向標”的第九個名字
“翠花,上酸菜!”
2001年,一首《東北人都是活雷鋒》,讓吉林人雪村(本名韓健)名滿天下,而足以承擔一般功勞的推動力,要算在那部Flash的作者Babylon頭上,在那個帶寬不算發達、多媒體信息貧瘠的年代,觀賞Flash成為網民們擺脫論壇和聊天室內枯燥圖文的唯一選擇。
而全中國最有名的Flash網站,叫做閃客帝國。
2002年,閃客帝國注冊用戶突破100萬,每天也有200萬以上的流量,國內知名的“閃客”,如老蔣、卜曄都在閃客帝國上發布自己的作品。
此時,正值Flash在個人設計領域的鼎盛期,強大的表現能力和遠遠小于視頻尺寸的文件格式,讓Flash在網站和用戶兩端都很吃香。閃客帝國希望做成 Flash的上傳與播放平臺,將作者資源整合到一起,再拿著作品去和SP談,賣到其他網站和手機上,換來的收入,閃客帝國拿六成,作者拿四成。
好運伴隨著閃客帝國,一直持續到2004年,Flash開始轉向商用,優秀的Flash作者發現,相比音樂文化公司,有著制作網站需求的企業出手更加闊綽,與其導演編劇視覺一身扛著去做Flash作品,比如接受企業的外包工作,為企業裝潢網站更加來得賺錢。
閃客帝國也面臨轉型選擇,經過近五年的Flash發展,用戶逐漸對于矢量化的動畫風格產生審美疲勞,影視化的流媒體內容開始發力,看Flash的人正在減少。2005年,Flash的開發公司Macromedia投資了閃客帝國,將后者當成Flash軟件的分銷渠道,閃客帝國的平臺特色被進一步削弱。
再往后,閃客帝國被困在賺錢這條道路上,就沒有回過頭——開培訓學校、做手機定制動畫、推原創動漫文化……但都沒有起色。2009年,閃客帝國網站悄然關閉,而Flash也幾乎全面轉入商用領域,很少有人再去欣賞Flash動畫作品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