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寧是一家著名外企的策劃,在清華讀完MBA。她喜歡各種品牌的包包,家里的包包總值約10來萬元。一次初中聚會,她碰到了在LVMH集團當質檢員的老同學,老同學向她科普了奢侈品在中國代工的情況,讓寧寧很震驚。
那次聚會后,寧寧對奢侈品有了新的想法。回家后她上網查了老同學提到的所有代工廠。“真的是在中國,有一家叫時代皮具,還是上市公司呢,主要生產Coach和Prada,后者還持有時代皮具公司的股份。而且時代皮具只是其中一家,還有更大規模的代工廠。”此后,寧寧才確信很多大牌的奢侈品其實是在中國生產的。“一線的有Bally、Prada、Burberry、Miu Miu,輕奢品牌有Coach、Tory Burch、Michael Kors。” 不久,寧寧決定和質檢員同學合伙開個小店,目標消費者主要是那些與自己一樣,在外企工作,特別介意被人發現自己拿假貨的客戶,所以,對貨品的品質要求更高。“我總是自嘲開了個假包店,其實我店里賣的都是真貨,或是半真的組裝貨。”所謂“組裝貨”,最差的也是原廠的皮、高仿的五金組裝出來的,好一點的可以做到原廠皮、原廠五金和里料。
“Hermès、LV、Gucci都是自己的工廠生產;Chanel、Dior有些外加工,但工廠不在中國;CLINE、Loewe在中國生產裁片再運回本國組裝。所以,這些牌子都不可能有全真貨、半真貨流出來。”對中國的A貨市場,寧寧了然于心,“讓我看一下圖片,大概就能估出個價格,誤差絕對不會相差50元錢。”
老王是寧寧的第一個供應商,由寧寧的同學介紹認識。老王原本是一家奢侈品牌代工廠的工人, 將近40歲。3年前他突然“開竅”:“像我這樣一直在廠里做,這輩子也就這樣了。”于是,他果斷地從廠里辭職,利用積累下來的關系成為了一個小批發商,銷售一些高端A貨,也就是真貨和組裝貨。如今,老王一年的收入超過50萬元,比起在工廠上班,收入增加了很多。
做過工人的老王瞧不起“廣州貨”,在他看來,東莞貨與廣州貨完全不是一回事。“我們只有拿到工廠的圖紙才敢做。”老王的宗旨是仿照正品廠來生產,廠里出什么,他們根據手里的原材料再做,“所以有時我們會比專柜提前出貨。”
有時老王也從其他廠調一些貨回來賣,畢竟自己的產品太單一。“我們拿貨的時候上家會告訴我們原廠原單,但我也不知真假。”
寧寧與老王有同樣的困惑,即便是合作關系很好的上家說是全真的東西,寧寧依然不敢確信。“我都去專柜驗貨。”事實上,任何奢侈品專柜都不提供驗貨服務,寧寧所謂的“驗貨”只是憑自己的記憶和分析,到專柜仔細對比。但還是有不確定性,比如供歐洲的款或是奧特萊斯的款,中國是沒有的,就沒有辦法驗。
如果能用不到真貨3折的價格買到一個看不出差別的真品,消費者會覺得占了大便宜。所以,無論是賣家還是買家,當關于真貨的傳說流出時,這個鏈條上的每一個人都寧愿相信。
虛榮經濟的邊界
做這種生意有賴于消費者的不成熟。如今,更多年輕人愿意購買輕奢品牌。
奢侈品品牌商們花費巨大,為消費者帶來了一種凌駕于產品之上的體驗。
2012年Prada集團的總營收為3.297億歐元,毛利率高達72%,而最終稅前利潤率僅為26.8%。也就是說,其中1.5億歐元花在了建造讓消費者眩暈如迷宮一樣的門店、發布美輪美奐的廣告,還有讓包包挎在明星們的手腕上。
這些美好,不但悉數傳達到那些愿意動輒消費萬元以上購買一只包包的人們身上,也傳到了沒有經濟實力,或者不愿花費高昂代價購買手袋,卻又想擁有它們的消費者心里。于是,需求出現,A貨盛行,產業開始興盛。
即便是A貨,在中國已有十幾年經驗的制造商們也開始愿意為自己的埋單人提供更好的體驗。除了包袋本身,全套的配套防塵袋、身份卡,還有香港發票都會配齊。“真正的全真貨只有裸包,道理很簡單,包裝齊全之后全是成品,工廠盤點很嚴格,怎么可能拿出來。”寧寧認為,“買A貨的人拿到這些根本沒有意義,不能保修。但這些全套的道具,還是會給購買者一些心理安慰。”
然而,這種虛榮經濟的繁榮能持續多久?
首先,高仿行業的公司不能見光,永遠做不大。如今監管越來越嚴格,小范每周一都要接受來自市場的檢查,雖然是例行公事,但也要將商標明顯的貨品拿下。小范所在的批發市場,所有擺在門面上的包袋都被淡化了商標,比如,五金件都會被摳掉。另外,這類貨品的主要渠道之一淘寶,也開始了監督,做得好的賣家都會將品牌名的某個字母淡化,比如Prada會被標為Pr*dad。
其次,做這種生意其實有賴于消費者市場的不成熟。以往,消費者的選擇只有1000元以下的國內品牌,和萬元以上的奢侈品牌。如今,介于二者之間的輕奢品牌以及設計師品牌越來越多,Coach、Tory Burch、Michael Kors都在此之列。更多的年輕人愿意購買它們。
再者,這個市場本身有劣幣驅除良幣的現象。一方面消費者想要更好品質的包,但另一方面,能夠供高品質包袋的賣家盈利又不理想。因為消費者不懂行,600元和800元的包可以賣一樣的價格,好貨的生意反而不好做。
寧寧舉例說,以中號的“Prada殺手包”為例,國內售價為14800元。全真貨,主要是偷出來的老鼠貨,進價最少在5000元以上,“你說我怎么賣,加價到7000元的話,利潤率只有40%,但誰愿意花7000元買一個來路不明的包呢?”
相比之下,組裝貨更合算,只有五金不對,Prada正品的五金鍍24K金,組裝貨用的五金也是鍍金的,只不過純度沒有那么高。“這種貨的進貨價只要2000多元,賣到3000元就有60%的利潤。但是‘廣州貨’一個頂級的殺手中號包的進貨價僅為900元,可以賣到1800元,利潤超過100%。”
夜幕下,廣州三元里的皮具批發市場進入了忙亂的時段。拉貨人一心只想在最短時間內把貨品從倉庫運到檔口,之后趕快進入下一個循環。這個繁榮又混亂的行業,將在何時出現拐點?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