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的老三
“說實話,這些年海爾的速度慢了,沒有以前那么快了。”前述家電行業專家坦言,“而且為什么海爾這幾年被美的、格力超越了,主要是因為空調業務。其實家電簡而言之就是,行業你就看空調數據,板塊你就看格力!
從產品架構來看,格力主打空調,并生產一部分小家電和其他產品,產品線最短;美的電器同時布局空冰洗3大業務;而青島海爾在空冰洗之外,還生產小家電、熱水器、以及進行渠道綜合服務,產品線最長。
具體而言,冰箱一直是青島海爾的拳頭產品。海爾是靠冰箱起家的,在業內包括在消費者中形成的口碑是不錯的;第二就是它的洗衣機,它的洗衣機也是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大力發展,在市場上有比較好的反響。
2012年海爾的中國市場占有率為27.2%,排第二的是美的的13.5%。海爾全球市場份額為9.6%,與美國惠而浦平齊。
“幾乎不會有人否認,海爾的洗衣機世界第一,海爾的冰箱世界第一。比如說,它的冰箱銷量至少是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加起來的總和,洗衣機,曾經美的也對它產生過威脅,現在也沒有太大的威脅了。總之,冰洗海爾的優勢太大了,其他家電跟它不是一個水平線上的!
接近青島海爾的人士表示,“但問題是,格力是空調世界第一?照{這塊的空間確實比冰洗要大很多,冰洗保有量來說基本上達到很高水平了,再往上增長阻力比較大。所以格力后來居上?照{代表就是格力,第二就是美的,海爾算是排第三吧,還經常面臨被超越的可能性,排在后面的智高(空調)、奧克斯(空調)都在盯著海爾。另外還有這么一個觀點,消費者只能記住排名靠前的前兩個品牌。去賣場之前,你肯定要想一下,我去看哪個品牌,你腦海里一閃而過的只有2個品牌,第3都不行。所以就說確實是,大家一提空調就是格力第一,美的第二。你要問一般的消費者,他可能還要想想,才能說得出來第三是誰。”
記者統計歷年年報發現,早在2004年,青島海爾、美的電器和格力電器的空調銷售收入還較為接近,分別為格力135.72億元、美的101.30億元、青島海爾76.63億元。后來因為關聯交易和同業競爭,對對空調業務的形勢誤判導致了和同行差距不斷擴大的局面。”
“后來海爾遇到發展瓶頸了,開始把重點偏向于空調業務。換了很多領導,換來換去,這兩年稍微好點,空調,跟美的和格力的差距縮小了很多!鼻笆鼋咏鄭u海爾的人士告訴記者。 去年,得益于美的電器重組騰出的市場空間,海爾空調銷售增長良好。
不過,記者統計2012年年報發現,從銷售額來看,青島海爾空調銷售僅147.69億元,只有美的電器的1/4(514.64億元),格力電器的1/6(888.86億元)。
從主營業務貢獻度來看,格力電器的空調業務占整體營收的88.79%,美的電器75.60%,而青島海爾僅貢獻18.49%(冰洗占48.14%)。
前述家電行業專業人士向記者解釋,“空調市場是非常特別的,它的渠道是以專賣店方式為主的,在國美、蘇寧里邊,海爾空調的占有率并不比格力和美的低,但是在外面其他的渠道,海爾太弱了。海爾要求零庫存,要求現貨現款,就是下游商家先把訂單交給海爾,海爾再根據這個訂單的量去生產,所以它的庫存是非常低的。這有一個優勢,在淡季的時候它不會造成太多的虧損,不會積壓太多的貨;但是旺季的時候,因為拿到訂單再生產,明顯它的供貨速度就會有一定的滯后。如果產品突然迎來爆發了,那么沒有庫存它就沒法進行鋪貨。很多空調的渠道商都是比較反對海爾的這種做法的。你和格力、美的的空調比沒多大優勢的話,那我就不代理你的,只做美的、格力的。”
對于青島海爾而言,家電市場已經達成共識給予10-11倍的估值,估值上變化空間不大,如果業績沒有超預期,股價則沒有上漲動力!八灾荒芡ㄟ^類似于與KKR合作這樣的消息來刺激股價!鼻笆鋈A北家電分析師告訴記者。
重組擱置
“青島海爾一直沒什么大動作,記者接觸到的某華南家電研究員還表示,“這次它停牌和KKR的合作,我們剛開始還猜是重組,可能是集團的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因為它之前一直在說這個。”
2011年青島海爾曾明確了整合資產的方式和時間表,顯示了集團將上市公司做強的目標,當時公布包括以下6點:
海爾集團海外白電資產:計劃自2011年起,海爾集團用五年時間將海外白色家電業務整合進入公司,主要是集團在海外的4個控制制造公司。加快公司的業務全球化布局進程。
海爾集團參股的部分白電企業股權轉讓給公司:集團參股的三菱重工海爾(青島)空調機有限公司和青島海爾開利冷凍設備有限公司以及其他白電企業,集團將力爭5年內將其持有相應股權轉讓給公司,減少少數股東損益。
注入家電上游資產和業務:自2011年起,海爾集團計劃用五年時間,完成與公司業務密切相關的家電上游資產和業務——包括模具、特鋼、新材料等注入公司的工作。促進公司充分利用產業鏈的協同優勢。
減少關聯交易:海爾集團支持將海外貿易業務注入公司或公司的控股公司海爾電器,減少出口關聯交易;支持公司減少采購原材料的關聯交易,完成后公司關聯交易會降低到30%以下。
注入其它家電相關資產:海爾集團考慮自2011年起,用五年時間將白色家電業務外的其它家電相關資產和業務——比如彩電、家居業務等注入公司。
海爾集團在收購兼并、投資新的家電業務項目時,公司具有優先選擇權。
如今2年已經過去,可以看到第1、4、5項還沒有完成。
對此,青島海爾在給記者的回復中表示,“2011年初,為進一步促進青島海爾持續健康發展成為全球家電龍頭企業,海爾集團承諾,將青島海爾作為旗下家電業務整合平臺,自2011年起,在五年內擬通過資產注入、股權重組等多種方式支持青島海爾解決同業競爭、減少關聯交易,做大做強,2011年6月公司邁出整合第一步,收購海爾集團公司及其子公司持有的青島海爾模具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股權。本次引入KKR,雙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其中海外業務的資產整合是雙方戰略合作的重要領域。未來公司將按照承諾內容持續推進相關工作。
“海爾后來其實重組這塊一直都沒什么動作!鼻笆華南研究員則認為,“不過集團比較優質的資產也在港股(海爾電器)、A股(青島海爾)兩家公司里頭,剩下的資產注進來其實對股民也未必是一件好事。說實話,比現有的上市公司的資產的盈利能力差,比如說它的彩電、手機,這些東西裝進來會拉低上市公司估值的。”
記者獲取的海爾集團2011年審計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整個海爾集團的總資產達到了691.41億元。光是長期股權投資這個領域,海爾集團就投資了65家公司,涉及行業五花八門。相比之下,格力集團旗下只有三大板塊業務,分別是工業、旅游業、房地產業,格局相對清晰。
這一點得到了海爾集團內部人士的認同,“海爾這個企業確實比較奇怪,它在各個戰場都有動作,但是可能就是因為產品線比較長,然后四處出擊,鋪的面太廣,什么都做,多元化太分散,有點浪費資源。”
拿到10%股權的KKR,能改變這一切嗎?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