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技術的癡迷也正在日益令我們感到困惑。當我們沉浸在科技和更多在“網”上的生活的同時,我們也自食其果,開始懷念起以前更低調和輕松的生活。我們正在把自己和技術緊緊連在一起,但我們也會對未來充滿了迷惘。
就好像青少年青春期煩惱癥一樣。
我們對待技術變化的這些情緒也將直接影響2014年,我們的需求和思考方式。
紐約廣告公司JWT潮流新焦點部主任Ann Mack列舉了2014年以及以后科技發展的10個方向。對于尋找如何推動他們的商業模式向前發展的創業者,或者正在思考自己的初創公司方向的潛在創業者,可以看看JWT的前十個創業靈感:
1.身臨其境的體驗。我們需要更多的娛樂方式。這些娛樂必須能夠調動我們所有的感官。
產品靈感:無線音頻系統制造商Sonos已在紐約和洛杉磯推出的音箱設備,使用這些設備時,配合揚聲器里傳出來的音樂,同時也有色彩、燈光和動畫放出。
2. 使用圖片交流,這是一個讀圖時代。我們越來越多地生活在一個視覺的世界。相機、攝像機和電腦整天都在我們的手中,我們用Instagram隨時抓拍并分享我們的早餐,我們在上班的路上用Vine拍攝和分享視頻,吃飯時在博客上發我們朋友的照片,在facebook上發我們起居室裝修的照片。
產品靈感:在線約會網站Tinder每天有3.5億人次刷卡進入。不需要填寫或閱讀繁瑣又羅嗦、過度分享的個人檔案;用戶完全根據照片評判。
3.更快,更快,更快。我們正處在麥克(Mack)所說 “急躁的時代”中。顧客期望比以往更多,更快、更方便。并且我們正在變得越來越沖動。所以,一切提供更快服務的公司,都在受青睞。
產品靈感:eBay現在將以大約5美元一小時的價格從當地商人那里快遞您想要的任何東西。
4. 移動互聯網可以帶來任何機會。現在有一部手機就意味著你已經和世界被聯系起來了。越來越多的移動技術,甚至只有簡單的SMS文本消息,都正在被用來為發展中國家的人們提供衛生保健、教育、財政方面的機會。
產品靈感:沃達豐(Vodafone)和土耳其的糧食和農業部門建立了伙伴關系,讓那里的農民可以接收到天氣、政府法規和商品市場價格的實時更新。
5.用電腦讀取我們的思想。情緒識別軟件和“大腦-計算機接口”意味著您周圍的技術設備可以識別您的情緒。(所以當您假裝微笑時,您的智能手機可能會識破哦。)
產品靈感:食品和飲料公司Nestle(雀巢)利用“brain booth”追蹤學生在Kit Kat bar(奇巧酒吧)吃東西時的腦波,然后根據該數據,勾勒出了每個人所特有的信息。
6. 無法隱藏自己。如果你有一個移動設備,公司和政府永遠都能發現你在哪兒。知道這點是不是大多數人都會害怕而被嚇走?(但是當然,即使害怕而被嚇跑,他們也還不會放下自己的手機。)
產品靈感:英國Tesco(特易購)加油站通過移動設備,監測并分析了出現在他們面前的人的性別和年齡,并在分析結果的基礎上顯示廣告。監測系統也可以知道消費者看了一個特定的廣告多久。
7. 我們都討厭我們所崇拜的技術。為了說服自己我們沒有真正地過于依賴我們自己的電腦,我們努力想證明我們還在與其他事物,而不是僅僅和我們的智能手機維持著人際關系。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為“脫離網絡”的事物買單。
營銷靈感:She & Him, Jack White, the Yeah YeahYeahs和 Prince等音樂團體和音樂家們請觀眾在音樂會期間把手機藏起來,以便他們不會望到一片iPhone屏幕的海洋。
8.傳統沒那么落敗,難以被摧毀。它們可以被重新樹立起來。長期存在的規范會漸漸被融合,并通過新的、重新定義的社會規范再度顯示出來。
營銷靈感:我們花更少的時間在教堂的長椅上讀祈禱書,但在美國和英國,世俗的“無神的教會”為了把人們聚集在一起,開始做許多社區福利,以及“周日上教堂”名義的例會活動。
9.不要完美過頭。技術使我們的日常生活更精確、更具策劃性和更忙碌,我們渴望不完美,體驗稍微有些不平衡的、奇特的人類和事物的本質。
產品靈感:一家名為Billa的奧地利連鎖雜貨店推出一系列被稱為“Wunderlinge”的略帶瑕疵的水果和蔬菜。這個詞本身就是單詞“異常”和“奇跡”的組合。
10. 我們都只想成禪。我們和我們的智能手機越來越忙——從辦公室到汽車到火車到家里并且周而復始,我們都在尋求如何保持冷靜。“活在當下”并不只是針對瑜伽工作室來說的。
產品靈感:Virgin Atlantic(維珍航空)請冥想大師開發了在他們的航班上播放的視頻,教客戶在他們無聊時如何睡眠和保持冷靜。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