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最近宣布將在美國IPO,預計融資規模將超160億,但是,有個疑問一直困擾筆者,那就是,為什么美國的風投沒有參與這件事兒呢? 阿里巴巴涉足的行業領域非常多,比如社交網絡,支付,旅游,線上電子商務,等等。但是,只有一家美國私募公司(Silver Lake Partners)和雅虎參與了阿里巴巴的IPO融資,絕大多數美國風投公司卻沒有加入。 這到底是為什么呢?當如此令人興奮的投資機會擺在你面前時,為什么美國投資人卻變得扭扭捏捏,不敢出手了呢? 筆 者和一些相關人士進行了交流,絕大多數人都承認自己對于中國的創業市場了解甚少。沒錯,中國市場在蓬勃發展,但是美國投資人很難了解到整體的競爭格局。此 外,在一個不太規范的經濟體內,似乎很難嗅到一筆好“買賣”。許多投資人覺得,由于中國市場存在一定波動性,所以投資這么大一家互聯網公司不太對自己的胃 口。 Upfront Ventures風投公司合伙人Mark Suster也談到了這個問題:“沒錯,在中國有許多非常好的投資機會。但是在巴西,土耳其,尼日利亞,等等國家里,投資回報也不錯。但是你需要對每一個 市場都有所了解,包括當地創業家是什么樣子,職業道德,貿易慣例,立法,政府結構,出口市場等等方面。” “如果你能很好的了解當地格局,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投資人。要小心謹慎,不要越界。構建一支出色的本地化和國際化團隊。在過去的17年時間里,我們在歐洲和美國都做得不錯。” 對于其他投資人而言,在亞洲市場謹慎的投資態度主要源于一些“一次性”的個人經歷,和坊間流傳的“恐怖故事”。 一位投資人告訴筆者,他曾在中國有過一次投資經歷,但是拿到回報的過程卻非常艱苦,最后不得不通過將那家初創公司反向回購上市才得到回報。還有一個投資人,也表示不想在中國投資,因為他覺得中國的創業者都沒什么誠信。 當然,上述情況也許是個例外。有不少美國投資公司,通過對中國初創公司投資,也獲得不錯的回報。 ByeCity, (佰程網),是一家提供境外旅游服務的中國公司。今年三月,他們宣布獲得了近2000萬美元的投資,主要投資方就是Jafco’s Asia(集富亞洲)投資公司。還有一家提供寵物服務的公司波奇網(Boqii),他們獲得了一家匿名美國風投2500萬美元投資。還有一家提供社交營銷 服務的公司Kmsocial,他們在今年二月也募集了數千萬美元的融資,投資方包括Fidelity Growth Partner公司亞洲分公司。另外,移動手游公司著迷網(Joyme)今年初也獲得了由BlueRun Ventures領投的2150萬美元融資。 另外有一些風投界的“大哥級”公司,也在亞洲,特別是在中國頻繁投資,這其中就包括了Mayfield Fund, Khosla Ventures, Kleiner Perkins, 以及Sequoia Capital,等等. 當然,不管是投資私人公司還是上市公司,有一些風投仍然覺得亞洲市場存在一定風險,Matthews Asia基金公司分析認為: 在亞洲投資可能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比如社會和政治不太穩定,市場流動性不足,匯率波動,有限的法律法規,等等。投資新興市場涉及到的風險會更大,因為這些國家規模都不大,流動性很低,而且會受到發達國家證券市場的影響。 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在美國,一些難以融資的初創公司卻在積極尋找來自中國的金主。根據研究公司CB Insights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企業正在投資美國初創公司。報告提到: 在2007年到2013年間,中國(包括中國臺灣地區)的投資人一共進行了超過150筆投資交易,涉及金額高達26億美元... 最 近,中國投資人在科技領域里的投資包括:去年六月騰訊1.5億美元D輪融資投資Fab.com,阿里巴巴對Quixey投了5000萬美元C輪融資,還有 一家來自香港的Shining Capital Management領投JustFab公司4000萬美元融資。阿里巴巴正在組建一家獨立的投資公司,準備在美國市場進行投資,而騰訊早已經在海外市場 投資了多家公司,騰訊投資范圍比較寬泛,有的是種子輪融資,有的則是像Fab那樣估值10億美元得大手筆。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中國投資方開始投資美國初 創公司,而且這種趨勢還會繼續。 讓我們再回到阿里巴巴Homebrew 風投合伙人 Hunter Walk說道, “阿里巴巴公司創造了巨大的價值,可能有些投資人會后悔錯失良機,但是有關中國投資,仍然會是全球投資人熱議的話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雅虎公司擁有阿里巴巴40%的股份,根據阿里巴巴提交的S-1上市文件顯示,一旦阿里成功IPO,雅虎將會獲得一筆不菲的回報。
 |
|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