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消息稱,受到沖擊破壞影響最大的是位于河靜省的中冶公司。較早投資當地的新希望集團的越南籍員工有10%可能成為高級管理人員。
“勞動力成本低廉、對外資的優惠政策以及正在進行中的包括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在內的一系列貿易談判,這些都是越南吸引外資的重要原因。”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5月16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越南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20日,2014年越南共吸收外國直接投資32.28億美元,其中來自中國(包括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占18.5%。
另據《越南投資評論》3月16日報道,截至2014年2月20日,越南累計共有外商直接投資(FDI)項目16053個,注冊資本總額2347億美元。其中日本、新加坡和韓國位居前三。中國位居第九,共投資998個項目,注冊資本總額72.9億美元。
2010年11月,越南成為TPP的談判成員國。4天前, TPP首席談判代表會議在越南胡志明市開幕。外界普遍認為,如果越南加入TPP會大大有利于越南的紡織企業發展。《越南新聞報》5月3日報道稱,因為TPP的影響,來自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的紡織企業正涌入越南。
不過,一位在越南的中資企業代表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當地勞動力成本也在上漲,越南對外資的吸引力在下降。
為何吸引中國企業
事實上,一些知名中國企業早已在越南投資開展業務。1999年,TCL在越南設廠。2004年2月,中興通訊和越南鐵路總公司就建設越南鐵路通信網項目簽訂框架協議。
不過,中國企業開始大規模進入越南始于2007年越南正式加入WTO之時。包括新希望、蘇泊爾、TCL、福田汽車在內的400余家,在2007年前后進入越南淘金。
據中國臺灣駐越南經濟文化處編譯自越南計劃投資部的數據,2005年,中國(不含臺灣、香港、澳門)對越直接投資項目58個,合同金額1.08億美元;而2007年1至11月份,中國對越南直接投資項目85個,合同金額為3.01億美元,是2005年的3倍。
越南為何會吸引中國企業入駐?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副教授許梅曾在2008年撰文認為,越南有勞動力成本優勢,政府在土地、稅收等方面也提供了一系列的優惠措施,此外在投資越南的過程中,中國企業有著自身的獨特優勢。
“在地緣上,中越陸路和海路交通都比較便捷,兩國經貿合作正在加深,中國與東盟國家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中越‘兩廊一圈’ 和環北部灣次區域經濟合作都已經提上日程。”她在文章中稱。
另外,她認為,中越經濟發展的模式相似,越南在經濟政策和法規的制定上很多方面仿效中國,這有利于中企更快地了解越南的經濟政策和適應當地的投資環境,提高投資的成功率。
事實上,越南通過興建工業園、加工出口區等方式發展經濟,并配套減免稅收等優惠政策,與中國的開發區規劃和減免稅收的政策相似。
新希望集團海外事業部總經理鄧孝華曾對媒體表示,很多中國企業在國內就設在高新技術開發區里,對越南的工業區一站式服務非常熟悉,加上越南實行“四免九減半”(四年免稅、第五到第九年減半)的稅收政策,以及順暢的服務業,中國企業進入后對各種操作可謂駕輕就熟。
許梅還認為,對很多投資者來說另一個很實際的考慮是,通過在越南投資辦廠,可以避開對外貿易中的關稅,利用越南市場作為跳板,無限制地進入東盟其他國家。
盡管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及越南盾兌美元匯率出現下滑導致收益下滑,使得越南投資熱潮短暫趨冷。但越南政府卻在之后多個重要場合重申對華的優惠招商政策。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截至2013年3月底,中國對越南投資有效項目899個,合同總額47.1億美元,在101個對越南投資的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13位。
相對于大陸企業,臺灣和香港企業對越南投資力度更大。而據越南計劃投資部統計,自1988年至2014年2月底止,臺商在越南投資項目共2294個,投資金額達280億4918萬美元,排名第4位。2013年,香港排名越南外商直接投資主要來源地第6位,注冊資本達6.04億美元。
據商務部統計,中國大陸對越南投資主要集中于加工制造業、房地產和建設行業,較大的投資項目包括:鈴中出口加工區、龍江工業園、深圳-海防經貿合作區、圣力(越南)特鋼有限公司、河內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永新一期火電廠等。不過,中企在配套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和基礎設施等越南政府鼓勵外資的領域投資不大。
據臺灣駐越南經濟文化代表處透露,臺商在越南投資以中小規模制造業為主,大型制造業及營建業投資大部分集中于胡志明市和同奈省,中小型投資大都集中在平陽省。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