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很多人都在關注一則和美劇有關的新聞:《生活大爆炸》等4部熱播美劇在國內視頻網站下架。
美劇迷們調侃說:“以后只能看婆媳大戰、智斗小三、皇上哄媳婦、手撕鬼子了。”視頻網站則擔憂還有哪些美劇可能被下架?美劇制作公司據說正在考慮今后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制一個版本;影視制作行業有人憧憬:國產劇將受到保護;電視臺有人暗爽:終于可以喘口氣了,互聯網的沖擊太猛了。
但更多的人或許只是不解:最近熱播的不是《一仆二主》、《宮鎖連城》嗎?美劇有那么火、那么重要嗎?對白聽不懂,中文字幕看著又累,而且電視劇也不是視頻網站上人氣最高的內容,國內的綜藝節目才是最火的,《我是歌手》、《最強大腦》最牛!
沒錯。美劇不是最火,是最獨特:它的制作成本很高,但版權費卻只是國產劇的零頭;它的受眾較窄,但主要是海歸、白領和大學生等高端用戶;它的播放量和國產劇根本無法相比,但卻能吸引來高端品牌的廣告;它想影響那些有影響力的人,它做到了,而且,影響越來越大。
從譯制片到盜版碟,從網絡下載到正版同步播出,美劇的影響力正在由表入里,從小眾趨向大眾,它不僅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更是一個越來越重要的生意。
美劇:價廉物美的好生意
美劇的版權費只是國產劇的零頭
2010年,優酷引進美劇并建立美劇頻道,成為中國互聯網首批建立美劇頻道的視頻網站,搜狐也大打美劇牌,而愛奇藝、騰訊視頻和樂視網等視頻網站也加入到美劇播出競爭之列,甚至在2013年爆發了美劇版權戰,美劇的版權價格也水漲船高。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0年至今,正版美劇在國內視頻網站上的播出量在300~400部之間,優酷土豆、愛奇藝、搜狐視頻、騰訊視頻、樂視網五大視頻網站在美劇版權上的投入超過了2億美元。
另據199IT互聯網數據中心統計,美國年產新劇約200部,而優酷土豆、搜狐、騰訊、愛奇藝、樂視網等視頻網站在2013—2014年度引進的美劇達到百部,接近其總產量的一半,而且獲得艾美獎和金球獎的優質美劇以及制作精良的大美劇引進的比例更高。
百度指數同時也顯示:2009年以來的四年多時間里,美劇用戶關注度(即“美劇”作為關鍵詞在百度的搜索規模)不斷攀升,從2009年1000多的關注度,到2014年一度達到1.2萬的高位,增長了10余倍。
當然,這樣的變化也與美劇最近幾年的發展進入黃金期有關。過去,美劇相對于電影在好萊塢要弱勢許多。但是,以《黑道家族》為代表的“大美劇”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大班底、大制作的美劇開始大批涌現,單集制作成本高達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美元的美劇每年都會出現很多部,《權力的游戲:冰與火之歌》每集的制作成本甚至高達創紀錄的6000萬美金。
如此巨大的投入使得美劇的制作水準大幅提升,但是由于美國電視劇的海外市場占比才10%左右,所以美劇目前的版權費用并不高,常常只是國產熱門雷劇的零頭。雖然各家視頻網站都沒有公開信息,但據記者了解,即使是一線“大美劇”的版權價格也不過十幾萬美金一集,而國產熱門電視劇單集價格超百萬甚至幾百萬人民幣比比皆是。
“美劇是性價比很高的,人家三四百萬美元一集的成本,你三四十萬人民幣就能拿到。”一位業內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而且現在各家視頻網站搶得比較厲害,所以價格已經漲了不少了,原來更低。”
流量占比很小,但能引來廣告大客戶
在此次的下架風波中,搜狐視頻無疑是受到影響最大的一家,因為“看美劇只在搜狐視頻”一直是搜狐視頻的重要戰略之一,4部美劇搜狐都有涉及,而且《生活大爆炸》還是獨家版權。而愛奇藝、優酷和騰訊視頻只是涉及《傲骨賢妻》一部美劇,影響微乎其微。
“《生活大爆炸》、《傲骨賢妻》等部分熱播美劇下架,將會給視頻播放平臺帶來一定的影響,但影響力度有限,僅憑下架的幾部劇集還不足以引發平臺整體的流量(即網站訪問量)波動。”易觀智庫分析師蘇潔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播放量(即網友點擊播放劇集的次數)最大的《生活大爆炸》,第七季在搜狐視頻的播放量約達1.6億,放在整個平臺來看也并不大。”
至于有不少媒體傳聞的,由于4部美劇的突然下架,視頻網站紛紛停止了海外劇的采購,多個視頻網站的負責人均表示:“并未聽說,也不太可能。”搜狐公司CEO張朝陽和優酷土豆集團總裁古永鏘也都對外表示,此次美劇下架只是個別現象,不會影響公司戰略和行業發展。
“美劇在視頻網站流量中所占比例很小,對業務影響較小,更多體現在品牌層面。”愛奇藝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優酷網的相關負責人則表示:頂火、頂火的英美劇也拼不過“鄉7”(指趙本山的鄉村愛情系列電視劇第七部)。
“無論從流量,還是商業化美劇的商業價值來看,和綜藝、國產劇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特別是綜藝,一般劇集的商業回報是無法超過綜藝的,因為劇集是指貼片廣告,而綜藝有總冠名。”騰訊視頻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
根據視頻網站的大數據分析,美劇的受眾主要是海歸、白領等“三高人群”和大學生等年輕人,特別是在一線城市,美劇觀眾的比例較高,這對視頻網站的廣告主,尤其是高端品牌非常具有吸引力,寶馬、奔馳、凱迪拉克、香奈兒、迪奧、古馳、VISA、英特爾、微軟、三星等都是各大網站美劇頻道的大客戶,而《鄉7》流量再高,想吸引這樣的廣告主也比較難。
盡管目前看來并無大礙,但是監管的收緊似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會觸動紅線的英美劇的引進也難免增加了很多不確定性。“視頻網站未來可能會加大引進日韓劇,因為日韓劇在中國同樣有眾多的觀眾。此外,除了電視劇之外,視頻平臺還或將加大對綜藝等其他類型節目的引進。”蘇潔說。
盡管整體占比不高,但是不可否認,美劇是各個視頻網站非常重要和特殊的一塊兒業務,因為它是視頻網站與傳統電視臺形成差異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劇,也包括英劇、日韓劇,進入電視臺的播出渠道還是有很多限制的,這無疑是互聯網的機會與優勢。
“央視版”美劇有市場嗎?
“最近關于互聯網是不是會淘汰電視臺的討論很多,電視臺是戴著鐐銬跳舞,怎么和互聯網競爭?”一位傳統電視臺的制片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而此次的美劇下架事件,也引發了不少人的猜測:最近幾年互聯網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視頻網站在社會主流人群中的影響力已經不亞于甚至高于傳統電視臺,對其監管是否還能像以前一樣?
就在多部美劇被下架的第二天,央視便開播了《權力的游戲》,這是一部連美國人民都嫌重口味的美劇,當然我們不否認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頂級美劇。而此次被下架的《生活大爆炸》的第一季也確定會在央視播出,目前已經在翻譯中。對此,有網友戲稱:看來美劇不是問題,怎么播美劇才是問題,如何剪輯和翻譯才是問題。
這不禁讓很多人想起了譯制片時代和那濃濃的翻譯腔,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是只有央視才有資格引進和播放英美電視劇的,很多人對美劇等國外影視劇的最初記憶都來自于“正大劇場”。
但是,當網絡上出現了更加原汁原味的美劇之后,央視再引進美劇幾乎清一色地遭遇收視滑鐵盧,從《兄弟連》到《絕望主婦》、《人人都愛雷蒙德》,再到《實習醫生格蕾》,這些在網上非常受歡迎的美劇被央視制作成“綠色”的、“信達雅”的版本之后,反而遭到觀眾的詬病和拋棄,未播完便草草結束。
專業人士表示,其實,所謂美劇下架的“央視陰謀論”解釋并不成立,因為目前美劇的收視人群似乎和央視的受眾相去甚遠,即使視頻網站看不了了,他們也未必會去看“央視版”。美劇迷們對美劇的愛未必能夠敵得過他們對“不能隨時隨地收看、不能快進和回放”等這些問題的無法忍受。沒有了美劇,觀眾就會去看國產劇?答案也未必就能如君所愿。
更重要的是,在視頻網站購買正規版權之前,美劇迷們也有很多途徑可以看到這些美劇,更不要說是在云存儲、P2P技術成熟和普及的今天。
美劇35年
第一部“美劇”進入中國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但彼時還沒有“美劇”一詞,而是被統稱為“譯制片”,《大西洋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成長的煩惱》等至今仍夾雜著很多人的青春故事留在記憶里。之后,通過錄像廳、打口碟、盜版盤、BT下載……美劇“潛行”中國多年,默默培養了一大批真正意義上的“美劇迷”,《老友記》、《越獄》、《迷失》都堪稱“現象級”美劇,至今仍有大票70后、80后可以整段背誦《老友記》中的經典臺詞,因為那曾經是他們的“第二英語教科書”。2009—2010年,隨著互聯網普及提速和網絡版權大戰的開始,國內視頻網站開始大規模地引進海外劇集的國內版權,美劇迷終于可以通過在線視頻觀看正版美劇了,而且美劇“入華”的時間也從過去的幾年變為幾個小時,甚至可以幾乎“零時差”地與美國同步播出。
經過了4年的正版化進程和市場培育之后,現在幾乎所有視頻網站都建立了美劇頻道,每年美國播出的電視劇有將近一半通過網絡被引入中國,美劇的影響力正在從小眾趨向大眾。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