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能促使技術團隊實現高效、緊密的合作?該如何處理團隊中的“壞蘋果”?知名技術博客作家、Stack Overflow創始人Jeff Atwood有三十多年的職業編程經驗,通過他的切身經歷分享,幫助讀者成長為高效能程序員。 會議是浪費工作時間的最佳去處 今天你開了多少個會?這個星期呢?這個月呢?再自問一下,那些會議中有多少是值得參加的?如果把相同的時間用在工作上,你又能完成多少事情?我們究竟為什么要開會? 盡管有些會議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需的。我們應該以懷疑的態度去看待會議,把它當成是一種降低工作效率的風險。事實上,會議往往只是在浪費寶貴的工作時間。就我而言,我采用以下幾個原則,以確保我的會議是真正有用的。 會議絕不該超過一小時,否則應判以死刑 對于任何會議,第一個并且最重要的約束就是時間,因為它在任何公司都是最寶貴的資源。如果你不能把會議限制在大約一個小時內,那一定是有什么事情錯得離譜了。你應該首先修正這個錯誤。可能是會議牽涉了太多的人,也可能是會議討論的范圍太寬泛了,或者就是整體上缺少一個能使會議不偏離軌道的必要的焦點。我不相信有人可以記住在長達幾個小時的會議里發生的任何事情。當其他的一切都無法做到時,請至少把會議開得簡短些! 每個會議都應該有一個清晰的目標聲明 你開會要達到什么目標?你能用簡潔的一句話來說明你召集會議的目的嗎?我不想推薦你使用“議事日程”和“日程事項”,因為“議事日程”這個詞暗示著一個巨大而乏味的分項列表——包含太多事情了!只要確保每個人都很清楚會議的目的,剩下的事自然會水到渠成。 在開會之前預先做好功課 既然你的會議有了一個清晰的目標聲明,那么每個與會者都應該提前知道他們將要討論和分享的內容,并且在走進會議室之前都已做好了準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會議控制在一個小時之內。如果你沒有預先做好功課,你就不應該參加這個會議。如果沒有任何人做功課,那么這個會議就應該被取消。 把會議變成可選的 “強制”的會議是站不住腳的。每一個出現在會議上的人都應該是因為他們想要在那里,或者他們需要在那里。一種讓你自己對會議負責的可靠方法就是讓每個人自行決定是否要參加你的會議。想象一下舉行一次大家都真正想要參加的會議,那一定是因為真的很有用,或者很有趣,或者很娛樂。 在會議結束時概括一下待辦事項 假設你的會議從未召開過,會有什么后果呢?如果你誠實地回答“幾乎沒什么后果”,那么也許你的會議根本就沒必要開。任何一個真正有成效的會議都會做一些決定,然后就直接導致某些事情的發生。作為一個負責任的與會者,你應該把你需要做的事情都記錄下來,而且為了表明大家的責任心,參加會議的每個人最好在離開會議室之前都概括一下他們的待辦事項,這樣做對所有人都是有益的! 我們必須認識到會議固有的風險,并且努力使我們必須要開的為數不多的會議開得更有效率。讓我們快速干活,少說廢話,抓住工作的重點。 處理壞蘋果 Robert Mieson發來了個關于項目病理學的故事。
 |
|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