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上門的手機生意
“我天生就是一個與人交朋友的人,而且我看準的朋友會交一生,如果朋友有缺點,我會不留情面地讓他改掉,這樣,我們會成為更好的朋友;如果他實在改不掉,我就自己改變自己。”張鋼的性格給他自己帶來了他意想不到的機遇。
從1993年到1995年,張鋼就沒有做過固定的生意,他一直在尋找商機。1995年,做服裝時認識的張寧平(現在是小肥羊股東之一)向張鋼借錢。張鋼問他借錢做什么?他說做手機生意。張鋼聽了,就加了一句話:干脆咱倆合起來做,我出5萬元,你出1萬元,股份一人一半。實際上,那時候,張寧平已經身無分文。第二天去廣州進貨時,他也只借來了3000元錢。張鋼沒有問得太多,就這樣從廣州進了10臺手機,一臺成本才5000元,上號3600元,賣一臺能賺3000元,那時候電信局一臺手機賣到12500元。1995年的手機才剛剛興起,很好賣。
從1995年8月份第一次進貨,到11月28日,張鋼與張寧平就合開了一家50平米的門面。很快張鋼原來的朋友也加入進來,這樣三個人就成立了一個手機經銷部———惠達豐。1996年,惠達豐手機生意最好的時候一天可以賺10000元,成為包頭市實力最大的個體手機經銷商。生意紅火,跟風的人也多,很快包頭遍地都是手機店。1997年的時候,一臺手機的利潤已經降到30-50元了,稍微有點售后服務就不賺錢了。這種感覺與讓張鋼想起做服裝生意時的窘境。考慮再三,他決定放棄手機業務。
1998年年初,有朋友給張鋼介紹說信息臺賺錢,設備投資大概100萬元左右。張鋼二話沒說,說服幾個原來的股東馬上投了100多萬元。開業當天,他們甚至連電信局的正式批文都沒來得及拿到。“這事有風險,但事在人為。”張鋼是那種做事情不喜歡猶豫的人。
包頭第一家信息臺開業后,很快在巴盟、通遼、錫盟又開了三家,成本很快就收回。信息臺的盈利模式多多少少有些簡單,等到大家都搞明白后,信息臺的錢也不好賺了。不過,張鋼又碰到了一次機遇。
因為在通遼有信息臺,所以張鋼經常去看看。張鋼與幾個朋友經常吃羊肉火鍋,覺得味道不錯,也是不粘小料。而張鋼印象最深的是,當時在呼市有一家川老板的火鍋店生意非常好,開了三家分店。這一對照讓張鋼意識到羊肉火鍋將是一個大市場。很快張鋼的妹夫、舅爺都加入了火鍋湯料的研究中去。張鋼說:“我們家有一個大桌子,專門用來涮火鍋。那段時間,我身邊的4、50個朋友幾乎都來吃過小肥羊的火鍋。”
湯料經過改進的小肥羊火鍋,在1999年8月8日正式開業。張鋼與昔日的老朋友陳洪凱成為小肥羊最初的創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