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了剎車還要快跑
1999年10月,小肥羊在包頭的第二家分店開業了。這時候,小肥羊的羊肉也經歷了一次變革。在小肥羊正式開業之前,內蒙工商聯組織了一次去通遼的商務考察。張鋼就決定把通遼作為羊肉源。張鋼與當地一個叫韓云的交通局退休干部簽定了供貨合同。有一次,韓云給張鋼送來了一車童子羊(羔羊),味道非常好。這給張鋼一個啟示,以后小肥羊的羊肉全部改用羔羊。糕羊肉加上改進后的不粘小料,小肥羊從面市第一天起生意就一直處于火爆狀態,再加上張鋼慣有的擴張風格,在特許加盟的連鎖鏈條上,小肥羊在全國一路攻城略地。2002年,小肥羊的營業額就達到25億元,一躍成為中國本土餐飲業的老大。
速度快了,免不了要踩剎車。小肥羊的規模擴大與加盟店的增加相關。加盟店要的是利益,而張鋼要的是規模效應。在小肥羊總部與加盟商之間產生了一條鴻溝。一邊是發展的要求,一邊是利益的要求。一些加盟店出現衛生質量問題,甚至被當地衛生主管部門亮出了紅燈。
要速度還是要健康呢?3歲的小肥羊要思考“減肥”的問題。這一年,張鋼做了一個驚人決定,讓出股份引進人才。在內蒙營銷界極有聲譽的蒙牛副總孫先紅成為小肥羊的股東,在蒙牛負責資本運作的盧文斌成為小肥羊內蒙公司的總經理,而原來衡水駐京辦事處的張占海被提升為小肥羊北京公司的總經理。到2005年,小肥羊集團公司的股東已經達到47人。小肥羊兩位創始人張鋼與陳洪凱的股份也從100%降到40%。而小肥羊各地分公司的股東已經超過500人。
張鋼清楚小肥羊的壯大,正是這些讓出去的股份帶來的增值效應。在經歷了2002年振蕩之后,小肥羊很快又進入快車道。到2005年的時候,小肥羊門店數已經達到720家。其中,直營店80家,加盟店640家。營業規模達到50億元人民幣。張鋼說:“這600多家加盟店,最終能保留的也就300家左右。”
2005年,小肥羊在海外的擴張速度開始加快。2005年10月份,小肥羊在香港開了第四家店,為小肥羊創造了1.4億元的營業額。2005年11月8日,多倫多小肥羊店試營業的當天流水就有5萬元。2006年,小肥羊在海外已經關閉了加盟的大門,只做直營店,合伙伙伴可以參股。目前,小肥羊在臺灣、新加坡、澳門、韓國、日本的分店將陸續開張,而在歐洲的布點也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現在小肥羊的日程表上非常清晰———2007年香港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