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個小廠最終沒有熬到1990年。
這次失敗的冒險使蔣錫培背上了二三十萬元的債務,但他不相信自己就這樣失敗了,他積極尋找各種行業信息,尋找著機會。
很幸運,這次他“找到”了遠東。
爬上山峰的快感
“人們都說那些風光旖旎的地方,都在最高最險的地方。你想看美景,卻不愿冒險,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企業就是由無數次冒險組成的。你看一個人突然很成功,其實,那是由他平時無數次冒險積累起來的,他的那個大成功可能就是無數次冒險的過程。” “人的能力表現在兩級:一級是使用,二級是創造。你可以不會創造,但你不能不會使用。”這是蔣錫培經常說的一句話。
最能說明這句話的就是他的股改經典之作了。從1990年到2002年,12年間遠東進行了四次股改。
沒人明白他是怎么想的,他的家人朋友都強烈反對,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自己好好的股份為什么要拱手送給別人。
其實,再也沒有誰的頭腦比他更加清醒,因為他始終牢記“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的道理,他懂得如何游刃有余地使用可以使用的資源。
他承認,每一次自己都是在冒險,但那都是在冒有準備的險。他說,那時候他想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1992年,蔣錫培初創的遠東電纜廠一片紅火,產品供不應求,可是資金成了發展的一大瓶頸。當時,民營企業的貸款是條“高壓線”,因為沒有政策的支持。恰恰在這時,以集體所有制經濟推動發展的“蘇南模式”出現,江蘇及沿海地帶“戴紅帽子”現象盛行,當時的范道鄉領導找到蔣錫培,要求他把自己的企業變成鎮辦的集體企業,條件是給予大量優惠政策。
一頂“紅帽子”,意味著從銀行貸款、職工福利到稅收,都可以得到政策支持;但是要獲得這頂帽子,就要付出“所有權”的代價,將要丟掉辛辛苦苦積累的500多萬元資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