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世界的開封漢子
——韓玉堂在澳大利亞創業的故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1990年8月,一位滿懷希冀的開封人踏上了澳大利亞的土地。這一年,韓玉堂剛滿28歲,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走下飛機的舷梯,滿眼的異國風情,令他思緒翻滾,心潮難平。很快,所有的往事,所有的夢想,在他腦海中匯成了一個信念:一切從零開始,自強不息,在這里干出一番事業,闖出一片屬于自己的新天地……
彈指一揮間,16年過去了。韓玉堂一步一個腳印,靠自己的頑強打拼,靠自己的艱辛苦斗,創造出了驕人的業績,贏得了異國他鄉民眾的普遍贊譽。他們從韓玉堂身上,看到了中國人的素質和品格。現在,韓玉堂已進入澳大利亞的上流社會,被澳大利亞總督授予“太平紳士”稱號,擔任南澳大利亞州商務投資及移民顧問,為中澳之間的經貿、文化交流發揮著使者和橋梁的作用,為家鄉的建設和發展默默奉獻著心血和汗水。2006年8月19日,記者見到了剛從朝鮮回到開封的韓玉堂,言談話語之間,記者深深地被這位海外游子情系祖國、報效桑梓的拳拳之心所感染。
梅花香自苦寒來
韓玉堂出生在開封縣仇樓鎮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父親和母親都是老實巴交的莊稼人。兄妹7人中,韓玉堂是老大。家庭貧困,弟妹又多,使他從小就懂得了生活的艱辛。他一邊幫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莊稼活和家務事,一邊照顧幾個弟弟妹妹,度過了他苦澀的童年。
生活的磨難,沒有壓垮幼年的韓玉堂,反而給了他自強向上的動力。上學之后,韓玉堂學習非常刻苦,加之他天資聰穎,成績在班上和學校一直名列前茅。1980年,韓玉堂以優異成績考入了南陽師專外語系。韓玉堂說:“在讀初中和高中期間,我受到了良好的啟蒙教育,我的幾位老師一直對我關懷備至,給我關心和鼓勵,使我明白了人生的許多道理,至今受益匪淺。”談起李開心、李金良、蒿時耕等幾位老師,韓玉堂充滿了敬意和感激。
1982年,韓玉堂從南陽師專畢業,被分配至開封縣四中當了一名英語教師。在當時,有一份工作、吃上商品糧是無數農村青年夢寐以求的理想。韓玉堂走到這一步,贏得了許多人的羨慕。但韓玉堂并沒有就此滿足,他還要向更高的目標邁進。他一邊教書,一邊堅持自學,自修了《國際法》、《國際經貿》等課程。同時,韓玉堂通過自己的艱苦努力,用每月幾十元的工資,先后送幾個弟弟妹妹都考上了大學,在家鄉一時傳為美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