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玉堂在澳大利亞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
cye.com.cn
時間:2006-8-21 9:44:31 來源:開封日報
作者:任青山 我來說兩句 |
|
 |
|
成為澳大利亞的國家公務員
1991年年底,韓玉堂從西澳大利亞大學畢業(yè)后,來到南澳大利亞州求職。由于他的英語水平較高,很快在南澳大利亞州政府謀到了一份工作,負責南澳大利亞州對華及東南亞貿易、文化交流方面的翻譯和聯(lián)絡事宜。經過一段時間的見習,韓玉堂成為澳大利亞的一名國家公務員。
雖然有了一份正式工作,但韓玉堂的工資并不高。為了使生活更寬裕一些,工作之余,韓玉堂還是干起了第二職業(yè)。他在比薩店打過工、開過出租車、到酒店調過酒,總之,他不放過任何賺錢的機會,一心一意掙錢。終于,他有了第一輛自己的轎車,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貿易公司,并還清了國內的貸款。1995年,他加入了澳大利亞國籍,1996年,他把家屬接到澳大利亞定居。
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經濟貿易往來機會的增多,韓玉堂的聰明才智得以充分發(fā)揮。他開始同國內政府、工商企業(yè)界頻繁接觸,代表南澳大利亞州政府與國內一些政府、組織、企業(yè)間簽訂了一系列的合作協(xié)議。2002年,韓玉堂考取了澳大利亞移民部的移民法律顧問,主要負責辦理移民澳大利亞的各類簽證的申請。
鑒于將近10年在澳大利亞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對社會經濟文化各方面作出的卓越貢獻,2002年,澳大利亞總督授予韓玉堂“太平紳士”榮譽稱號,這是澳大利亞給予英聯(lián)邦國家公民所作突出成績的一種充分肯定。韓玉堂憑著自己的不懈奮斗,艱苦創(chuàng)業(yè),贏得了澳大利亞社會各界的贊譽和肯定。
名副其實的“空中飛人”
近年來,韓玉堂全身心地投入到促進中澳經貿文化交流事業(yè)之中,以自己的獨特作用回報社會、回報家鄉(xiāng)。2004年4月,他穿針引線,促成了南澳大利亞州與河南省建立了友好經濟合作省州關系,多次隨南澳大利亞州政府與工商界人士來華訪問、交流;他積極安排河南對澳的交流與合作,我省多位政府領導對南澳大利亞州進行了成功訪問,為我省引進澳大利亞農業(yè)和勞動就業(yè)等方面項目作出了積極的努力。在他的努力下,開封縣農業(yè)局與澳方合作,成立了高級別的土壤化驗室,引進澳大利亞優(yōu)質液體化肥項目來開封投產。
由于澳大利亞技術工短缺,需要從國外引進大量的技術勞工。韓玉堂長期奔走于南澳大利亞州首府阿德萊德和開封之間,為開封市的勞務輸出工作牽線搭橋,圓了許多開封人的“出國夢”。2005年,在他的努力下,澳大利亞在開封建立了出國屠宰工培訓基地,請澳大利亞職業(yè)技術學院來汴培訓,向澳大利亞輸送屠宰專業(yè)技術工人。目前,已有400個家庭在開封培訓后到澳大利亞就業(yè),夫妻同在屠宰場及食品加工廠工作,年收入在50萬元人民幣左右,并享受到優(yōu)厚的生活福利待遇。
2006年7月,市委書記孫泉碭率領市畜牧、勞動和社會保障等部門的領導到南澳大利亞州考察,了解中國技術工人在當地的工作和生活情況。在韓玉堂的協(xié)調和努力下,市勞動局與南澳大利亞州政府簽訂了肉類及其他工種技術工人合作培訓協(xié)議。目前,他正在努力促進由雙方合作的職業(yè)技術培訓學院在開封建立。今年年初以來,他已經回開封6次了,菊花花會期間還要回來,幾乎每個月回家一次,成了名副其實的“空中飛人”。韓玉堂為家鄉(xiāng)有一個勤奮務實的領導班子感到欣慰,對家鄉(xiāng)早日走上富裕道路充滿了信心。韓玉堂說:“開封區(qū)位優(yōu)越,交通便利,農產品和勞動力資源豐富,隨著鄭汴一體化建設步伐的加快,開封經濟必將得到更快更好的發(fā)展。”
強大的祖國是發(fā)展的根基
“在國外我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這一步,離不開背后祖國的強力支持。一個人不管離開家鄉(xiāng)走多遠,家鄉(xiāng)永遠是你發(fā)展的根基。”談起對祖國和家鄉(xiāng)的感情,韓玉堂動情地說。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在國外的中國人的社會地位也在逐漸上升。目前,河南省有4700名學生在南澳大利亞州就讀,有600個家庭在南澳大利亞州工作和生活。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十分穩(wěn)定,社會地位也不斷提高。近年來,河南省和南澳大利亞州的經濟文化交流十分頻繁,我省向澳方輸入了大量技術勞工,有工程師、護士、理發(fā)師等。在這些工作中,韓玉堂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為緩解澳大利亞技術工短缺問題作出了貢獻,贏得了南澳大利亞州政府和民眾的認可和贊揚,使韓玉堂的社會地位日益提高。現在,澳大利亞民眾普遍意識到,只有與中國加強交流與合作,才能促進澳大利亞經濟更好地發(fā)展。
雖然身在海外,但韓玉堂從沒有忘記家鄉(xiāng)的哺育之恩,他時刻關注著家鄉(xiāng)的建設與發(fā)展。今年“六一”前夕,他為家鄉(xiāng)的小學捐款10萬元人民幣,用于修繕校舍及改善辦學條件。韓玉堂說:“如果將來條件許可,我將繼續(xù)致力于家鄉(xiāng)的公益事業(yè),為家鄉(xiāng)父老鄉(xiāng)親奉獻一點微薄的力量。”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