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公司開始盈利:“前三年沒賺到錢,后半年賺了30萬”
處于這種狀況下的戴志康承受了來自自我、家長和學校的壓力,這種壓力使戴志康暫時處于一種進退兩難的境地。
首先,他覺得自己花了很大的精力準備高考,結果考上大學之后忙于開發這個軟件,考上之后一方面在學習上并無建樹,另一方面花盡心血開發的軟件又無銷路,戴志康一度“陷入迷茫”。
而父母也覺得花了很多時間考上大學,所有的精力都在做一件“看似沒有價值”的事情。他們認為戴志康付出了很多的勞動,但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和認可,這樣很不值得。雖然他們并不是做計算機的,并不知道是不是有價值。
老師找他談,覺得戴志康投入了太多時間在Discuz!的研發上,學習會受到很大影響。
這三方面的壓力讓戴志康一再的想放棄。
同樣的,戴志康受到來自自己內心的支持,這種支持是足以破除任何的阻力的。他說“我在放風箏,不管我這個風箏飛得多高,但是還有人比你飛的更高。”在矛盾的心理下,戴志康出去旅游了一遭,回來心態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覺得這正好是市場賦予其阻擋其他的對手的機會。他們如果繞不過去,而自己繞過去了,那他就是這個市場的領先者。
這種專注、執著和自信是幫助戴志康重新振作投入到產品的改進和市場的開發上來的動力源泉。基于對大陸市場的研究,戴志康覺得讓網友愿意買Discuz!軟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于是轉而開拓其他市場,Discuz!的繁體和英文版本應運而生。這樣,戴志康在使用繁體和英文版本的用戶身上賺到了第一桶金。也就是說,從開始研發算起,前三年戴志康沒賺到錢,后來的半年一下賺了30萬。
2004年戴志康來到北京創立北京康盛世紀科技有限公司,這個公司是定位在對論壇軟件的研發上,以期能夠給網友提供更好的論壇服務。這個公司還是只有戴志康一個人獨力創辦和經營。由于他不常在學校而且身邊的同學也大都缺乏創業的激情,戴志康沒有在同學中找到合適的創業伙伴,就這樣,戴志康一個人支持公司的運營。
他選擇在北京在中關村開設公司是有原因的。一方面,他認為北京是一個大都市,很適合年輕人創業,很適合像戴志康這樣的什么都沒有、一窮二白的人。而且北京IT的氛圍和環境在國內是一流的,有很多大的互聯網公司都在北京,他覺得北京是一個很適合創業也適合從事IT產業的城市。雖然在北京會增加產品的成本,但是產品銷售額的增長獲得的利潤足以將這個方面忽略掉。
那時候,戴志康每天工作15小時,沒有節假日沒有休息。“我去別的地區就業,只要是感興趣,而且很好的崗位,我也愿意花15個小時去做。”因為一方面會創造價值,一方面是為其自己創造價值,畢竟學到的東西是別人帶不走的。現在,戴志康并不要求他的員工加班,但是有的員工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趣,沒有事情就過去上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