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和信譽是成功之道
上海證券報:首先祝賀你成為中國第一位“女首富”。
張茵:謝謝。我很高興,但也沒有特別在意這個。難道你的資產達到最高額就是首富嗎?我不這么認為。未來怎樣對投資者有更好的回報,怎樣令我們的企業永久地走上高峰,這是我們要考慮的事情。
這次,以我為代表的玖龍人走上首富榜,與我們這20年的努力分不開。整個團隊,管理層都非常重要,作為一把手,我不會講英文,但是從發展上,從戰略眼光上,我必須要有獨特之處。
上海證券報:據說,造紙行業是個“富豪行業”,但在中國,似乎少見上“富豪榜”的造紙商。為什么是你而不是別人取得了目前成就?
張茵:不能這么講,不能說出了個玖龍,出了個張茵,就忽視了其他企業的作用。我們只是在包裝紙方面是龍頭,大家在造紙的其他領域也有很多做的非常大的公司。整體來講,我覺得中國造紙業近20年發展是非常成功的。在90年代初,中國造紙幾乎全靠進口,今天中國造紙代替了大部分的進口還可以出口,這是應該感到自豪的,這是中國造紙業一大成功。
對玖龍來講,有前瞻性的眼光,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95年,我們建廠的第一臺機器,就是20萬噸產能,此后每臺紙機都是國際一流的。當時國內造紙廠能上5萬噸的就已經是大機器、大產能了,我們做出這種決定,就是定位不一樣。
上海證券報:你的一些同行認為,在美國獲得穩定的廢紙貨源是你成功的關鍵。能說說你剛到美國時的故事嗎?
張茵:當時我剛到美國,就意識到一定得有穩定的貨源。也就是與合作方長期建立一種貨源網絡。廢紙回收看起來簡單,事實上做起來跟其他生意一樣,誠信非常重要。另外,還要注意你的客戶是否是多方面的、長遠的客戶。在遇到價格波動的行情時,你怎樣跟客戶建立一個穩定的關系,這是最難的。比如我跟我們長久的客戶,就不能說,跌價時,一噸貨不要你的,漲價時拼命買你的。即便是虧損,也要講信譽。這也是美國中南的可貴之處,一旦簽了合同,不管如何,一定要去執行。
上海證券報:據說,90年代初美國各地廢紙成災,政府出資補貼廢紙回收。有同行認為,這是你當時成功打開局面,建立穩定貨源的重要背景,是這樣嗎?
張茵:這種說法不準確,美國政府的補貼現在仍然還有,但只是垃圾回收補貼,并不是補貼給廢紙回收的。并不是說美國天天廢紙成災了,讓我給撿便宜給運回來了,不是這樣的。
歐美、日本的環保觀念比較先進,幾十年來,形成非常規范的廢紙回收系統。政府每年會做出一些補貼,鼓勵大的廢紙處理機構把每家每戶的垃圾和廢紙一塊回收,在廢紙回收完賣掉后,把垃圾也符合標準地處理掉。而廢紙賣出去都是要賺錢的,所以并不補貼這塊。
另外,美國是紙生產大國,也是消費大國,但他們的廢紙并不成災,廢紙一直是資源性、環保性的(產業)。
上海證券報:我們了解到,美國中南曾經是中遠集團最大的廢紙進口客戶。甚至有人說,“沒有中南,就沒有中遠。”這種關系對你事業日后的發展起到什么作用?
張茵:不能這么說,不管是中遠也好,中南也好,大家都是互惠互利的。就像我們跟紙箱廠的關系一樣,大家都是魚水關系,魚離不開水,水離不開魚。中遠需要大量的倉柜,中南同樣需要運輸,哪家船公司都需要貨量,中南的貨量大,自然哪家都喜歡。
再一個,大家合作都建立在長久誠信的基礎上,我們是從小作大的,一步一步,也非常講信譽,當時每船都有我們的貨。從廢紙出口來講,我們是中遠最大的客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