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的迂回之路
在企業達到一定規模之后,娃哈哈也開始了多元化的嘗試。2002年5月,娃哈哈進入了童裝領域。這是娃哈哈跨行業多元化的一個分水嶺。
在娃哈哈強大品牌的號召下,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就有2000多家代理商要求加盟,宗慶后很理智的根據童裝的定位選擇了800多家代理商,主要集中在地級市。
對于這次多元化嘗試,宗慶后承認有一些沒有把握準確。“我們定位的童裝,主要走高端市場,后來我們發現,即使在大的城市,消費者也沒有形成這樣的消費習慣,現在大城市的小學生基本上都穿校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童裝市場,另一方面,小孩子長的很快,一套二三百元的衣服往往穿不了很久,現在家里面又基本上都是一個孩子,有很多影響因素。”
盡管遇到了一些不順利,宗慶后依舊沒有放棄童裝這一塊,他還是很看好這塊市場。在不斷調整童裝的戰略方向及定位后,2006年,娃哈哈的童裝銷售已經達到一個多億,并進入了十大童裝品牌的行列。
現在,童裝業務主要由宗慶后的女兒宗馥莉來掌舵,“童裝一年上千個款式賣一個億,我一個飲料產品就能賣十幾二十億,所以,還是交給她去做吧。”說完,宗慶后一陣爽朗的笑。
宗慶后也一度打算進入利潤率較高的石油行業,希望通過石油行業將娃哈哈帶到一個新的快速增長的領域,他曾預言,涉足石油行業以后,娃哈哈整體的銷售額可以提高到1000億,但經過詳細的調查后,宗慶后果斷的收住了腳步。
“石油行業,我的本意是,民營企業以螞蟻啃骨頭的方式來做,可能要比國家的大企業出去收購效果好一些。國家的大企業出去收購,往往遭到反壟斷審查,民營企業一點一點來做,機會可能多一些,但國家現在對于能源這一塊還是沒有完全放開,所以石油這一塊暫時不做。”宗慶后說。
目前,宗慶后將主要的精力放在飲料上,并逐步在食品行業和保健品行業嘗試更多的產品項目。“以前主要是解渴,現在人們更看重健康,很多富貴病都出來了。”做兒童保健品起家的宗慶后一直沒有放棄關注保健品行業,“現在的保健品行業并不是十分規范,國外很多好的機制沒有引進進來。”
在多元化的道路上,娃哈哈一直很謹慎,“很多中國的企業都死于多元化。”宗慶后說,“娃哈哈不會放棄多元化,在企業需要的時候,在恰當的時機,有合適的項目時,我們依舊會走多元化的道路。”
制勝法寶
很多人認為,宗慶后是一個“拿來主義者”。從AD鈣奶,到娃哈哈茶飲料,甚至是非常可樂。宗慶后總能在合適的時機“拿來”合適的產品,贏得合適的市場。
事實上,讓宗慶后成功的決不是簡單的拿來,而是他對于產品的獨到見解,對于市場需求的準確把握,更有對消費者心理和品位的到位拿捏。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宗慶后似乎總能抓住商機。90年代,市場上的罐裝水主要是蒸餾水,宗慶后認為罐裝水具有一定的市場前景,經過一段時間研究后,他發現了當時罐裝水的不足,“蒸餾水的口感很差,于是我從美國引進了純凈水技術,結果受到的消費者的認可。”宗慶后回憶說。
1988年,娃哈哈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只產品,娃哈哈兒童營養液。在廠里只有十幾萬流動資金的情況下,宗慶后卻和電視臺簽定了20萬元的廣告合同,在廣告宣傳上,娃哈哈在全國第一個推出了“實證廣告”的方式,讓自己的產品擁有中國營養學會的推薦——正是宗慶后的大膽和超前意識,娃哈哈兒童營養液一炮而紅。當時,據說全國趕來訂貨提貨的人們一度造成廠區附近的交通堵塞。
適合自己企業的拿來,不適合的堅決改變,面對渠道的不合理、付款方式存在的問題,宗慶后絕對不順應慣例。于是,“聯銷體”模式誕生了,先拿貨后交錢的市場慣例也硬是被宗慶后給“掰”過來了。
“聯銷體”其實是生產商與經銷商之間的一種新型契約關系。具體操作是:每年年底一級經銷商必須將該年銷售額度的10%作為保證金一次性打到娃哈哈帳戶,娃哈哈為此支付高于或相當于銀行存款的利息,此后每月進貨前經銷商必須結清貨款娃哈哈才予發貨。
曾有很多人質疑宗慶后的“聯銷體”模式,“娃哈哈的產品不愁賣,經銷商跟著我做,保證一定賺錢。”宗慶后給出了最有力的回復。目前,2007年四月份的貨款早早就打進了娃哈哈的帳戶。
宗慶后絕對是一個講信義的人,讓經銷商先交錢,一定保證經銷商的利益,賣不出的產品,娃哈哈會負責,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為經銷商解決了后顧之憂。
對于和自己做事業的員工,宗慶后更是慷慨。“娃哈哈員工年平均收入為5萬元,這只是一個平均收入,好的拿的更多。今年,我們還會給員工提高工資福利。”宗慶后對記者說,每年,娃哈哈都會拿出增長的15%用做員工福利的提升。
員工子女的9年義務教育費用,全部由公司來承擔。為了解決員工的住房問題,娃哈哈還制定了福利分房的政策,即公司購房,給員工補貼后賣給員工。
僅在2006年,娃哈哈分配給員工200套,總共兩萬多平方米的經濟適用住房。“公司給員工購房每平方米補貼1200元,如果夫妻雙方都在娃哈哈工作沒平米就可以得到2400元。以前我們補貼的更多,現在,人太多了。”宗慶后笑著說。
宗慶后反復強調,企業的財富都是國家的,員工的,而不是個人,正是他這種時時為經銷商,為員工考慮的心態,使得娃哈哈無論在渠道方面還是企業員工方面都很穩定,員工的流失率遠遠低于行業水平。
采訪的最后,記者問起,宗慶后是否是南宋名將宗澤的后代,宗慶后回答說“是”。宗慶后介紹,自己的祖父曾為“東北王”張作霖理財,之后還出任過河南省的代省長,大學畢業的父親還曾在國民政府任過職。
而大器晚成的宗慶后,則在四十多歲才有機會創業。對于今天的成功,宗慶后認為他創業和成功的關鍵有三條,一個是必須要勤奮,第二是要有機會,第三是堅韌不拔的勇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