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成:“像這么一件衣服呢,現在用的原材料是22張,但是如果貂皮再小一點,它就要25張左右。”
當時的貂皮是400元錢一張,每件衣服就節約貂皮錢2000元左右,每件衣服少用2000元錢的貂皮,事實上就是變相地增加了2000的收入,1.5張貂皮加工生產600件衣服,總共增加收入120萬元。
嘗到甜頭的田君,2006年又加快了發展步伐。
養貂場場長 張貴生:“2006年我們留種的數量增加到1.1萬余只,取皮取了2萬多張,賣出種水貂8000余只,整個產值達到了1300多萬元。”
記者:“整個投資全部收回來了?”
張貴生:“是。”
2006年冬天,俄羅斯氣溫驟降至50年最低,好長一段時間持續在-37℃以下,對于防寒性能好的貂皮大衣的需求陡增。根據俄羅斯聯邦環境水文氣象和監控局的預測,2007年冬天有可能還會出現低溫現象。田君便抓住商機,將自己生產的貂皮全部加工成俄羅斯人喜歡的高檔時裝款式,受到俄羅斯消費者的青睞。
貂皮服裝批發部經理 鄔麗華:“她來自哈巴羅斯克,她是一個批發裘皮服裝的商人,她上次在我們店里進了30件衣服,賣得不錯,這次她再來,打算再進50件衣服。”
田君最近又投入了500萬元,修建新貂舍,準備把水貂數量增加到5萬多只。
養貂場場長 張貴生:“這就是咱們新建的18個棟貂舍,年底能夠取貂皮4萬余張,產值呢能夠達到1600余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