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華檔案:
沈陽人,20年警察職業生涯
1989年,以一萬元起家創辦了全國第一家私人駕校
1996年,投資800萬元創辦河南省金山石油公司2004年,投資創辦環球嘉年華(北京)投資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長
2005年,發起創辦環球嘉年華(國際)石油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獲中國十大經濟女性年度人物
貢獻社會,創辦全國第一家私人駕校
張淑華是個敢想敢干的女人。
她生在東北,長在沈陽,畢業后分配到了河南平頂山下轄的郟縣。
初到這里,還沒有確定最后分配。張淑華卻因為好奇考了學校的代課老師,兩個月后又成了正式教師,三個月后又干起了校長。剛當了兩天民族學校的校長,就職書還沒有宣讀,正式分配下來了,張淑華成了光榮的人民警察,這一干就是20年。
1978年,張淑華開始做刑偵管理,1988年到了交警大隊當起了車管科長。可別小瞧這個車管科長,這可是個舒服的差事,可是張淑華卻有了一個全新大膽的想法——辦駕校。
別人做生意圖的是利潤,而她卻是為了助人;同樣,別人做生意都是知難而退,而她卻是知難而進。
張淑華之所以要創辦駕校,為的是給那些讀了很少書,沒有什么技能的孩子找個出路。那個時候,法律意識還沒有普及,大部分人還是法盲,再加上沒有什么文化,孩子又多,很多孩子偶爾做錯了事情,卻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為了搶一塊麥場地,把人家腦袋開了花;或是幾句話說不對就開始動手,打打殺殺。送到公安局,判個兩三年,出來以后反而學壞了。每次親歷這樣的事情張淑華都很痛心,開始想折子,找辦法,張淑華告訴記者:“我當時就是想給那些墻根蹲著,拿著大碗吃大碗面條的孩子們找一個事干。”
1988年交通并不發達,信息也不靈通,相關政策不健全,想辦個事情很不容易。張淑華說干就干,很快和深圳幾家公司取得了聯系,看看能不能通過勞務輸出,給這些孩子在深圳找個事情干。后來人家問她:他們會不會開車呀?開車?那個時候連車都沒有怎么開?張淑華開始有了辦駕駛員培訓學校的念頭。
有了念頭就去干,執著的張淑華辦事情總是雷厲風行。她先和深圳取得聯系,給他們說:“我給你們培訓一批人,然后給他們辦好駕照,看看能不能給你們打工,一個月只要200塊錢。你給他飯吃,給他一個地方住。我給你們送的人,我做保證。你們如果一個月或者三個月內用的好,就繼續用,我再給你們送。如果你們覺得他人品不好,你們再給我退回來,發生什么事情都由我承擔這個責任!本瓦@樣,張淑華硬是把這個勞務輸出合同簽回來了,然后懷揣著僅有的一萬塊錢開始辦起了駕校。
她先是花2000塊錢租了一個體育場,2000塊錢租了一個農機學校,然后又花2000塊錢請了三位專業人員。在這期間,張淑華受到了很多人的非議,許多人都對她說:“你是不是有毛病呀,放著好好的警察不當,去辦什么駕校!”可是,張淑華辦駕校的腳步并沒有停止。
張淑華自己到底又是怎么想的呢?“什么事情只要我認準了,我是不怕成功和失敗的。這就是我對自己人生的態度。本質上,我就是一張白紙,從起點到終點,從終點回到起點。本來我就沒有錢,我也不需要有多少錢,我只想做自己認為值得做的事情,即使不成功又回到了起點,從零開始,也無所謂。因為我還是可以重新開始,可以從零記錄我的人生數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