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石油,續寫商海奇跡
張淑華開始做石油生意了。從2005年9月,張淑華拿到環球嘉年華(國際)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后,石油界多了一個不速之客。
我不懂石油,但是我的商業感覺良好,我相信自己的感覺,也相信自己每一次都能走在時代的前面。
滿懷自信的張淑華再一次用實力證明了自己的商海奇跡。
早在2003年,張淑華在英國逗留期間,一些石油大亨就曾問她是否要做石油生意。當時對石油一無所知的張淑華并沒有采納這個決議,盡管以前辦過駕校,開過金山加油站和油打過交道,但是在張淑華看來,那都是小打小鬧,自己對石油的了解還很少,還屬于一個外行。2004年,著名的石油大亨再次向張淑華發出邀請,而這一次,張淑華接受了邀請,決定“勇往直前”,開始再一次挑戰自己。
張淑華說:我想做石油的目的是把國外的石油引入中國來,解決能源缺乏的現狀。我是一個平民,希望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和海外許多石油大亨熟悉的張淑華有自己的優勢,擁有很多海外油源。在做石油生意之初,張淑華還是個外行,對石油的排產、清脂什么都不懂。那個時候也碰過壁,可是張淑華并沒有放棄。慢慢的,張淑華逐漸根據自身的優勢和弱勢把石油生意的矛頭指向了貿易和來料加工,后者是把國外的原油加工為成品油再銷往國外,并留一部分在國內。
現在的張淑華對外,已經和英國、俄羅斯、委內瑞拉等國家的幾個國際級石油公司開始合作;在國內,也收購了一家有進口牌照的天津的民營企業,開始轟轟烈烈做起了石油生意。
隨著2006年底國家對成品油的全面開放,張淑華的“野心”也越來越大。在采訪中,張淑華還高興地告訴記者:“我們2006年的配額指標已經批下來了”。有了配額指標,張淑華可以大刀闊斧地開展自己的石油生意了。
不僅僅是石油貿易、來料加工和中石油這樣的一流企業合作。張淑華告訴記者:“其實我還想做一些油的附屬工程,比如說像運輸呀,將來在運輸領域,在一些來料加工領域,還有一些按照國家政策法規規定的一些燃料油領域做生意。
現在的張淑華對石油生意的了解已經不再是兩年前的一無所知,而是侃侃而談,為記者分析了石油生意中的各項內容。僅僅兩年的時間,張淑華已經對石油生意有了自己獨特的見解,而在這兩年中張淑華所付出的辛勤汗水和酸甜苦辣也許沒有人會知道。
這就是張淑華,做什么就像什么,做什么就成功什么。
經商之道,信譽是你的生命線
認識張淑華的人都知道,她性格直爽,做事直率,骨子里透著男人的執著和堅強。了解張淑華的人也都很喜歡上她,因為她的仗義、她的熱心、她樂于助人的本性。對于自己的性格,張淑華又是怎么說的呢?我的性格很急,但是大家都很喜歡我。可能是因為我直率,愿意幫助人吧。我做事情有個很重要的原則,那就是不管做什么,首先會想到別人。我和別人合作,首先想的是別人能掙到錢,如果別人能掙到錢,我就和他合作;如果他掙不到錢,那就別合作了。我自己掙不掙錢并不重要,生意做不成就當給請了老師,學習了一下。
也許正是由于這種先人后己的性情,讓張淑華邁出了商海成功的第一步。
張淑華做生意,看重的是“信譽”兩個字。按照她自己的話說就是:信譽是你的生命線,如果你沒有信譽,你賺了也等于虧了,都是一樣的。張淑華做的是生意,也是信譽。所以她贏得了更多的信任,比別人聚集了更多的人脈。從河南辦駕校到英國開醫院,從引進嘉年華到涉足石油,信譽成就了張淑華一單又一單生意。正如張淑華自己所說:“我從來沒有找過銀行借錢,都是從朋友那里借,而且說什么時候還肯定會什么時候還。”
張淑華成功了,問及成功秘訣,張淑華卻談談地說:“我無非就是找到了別人沒有找到的時機,其實我的智商并不比別人高多少,只是我的切入點和想法與別人不一樣罷了。”
好一個不一樣的切入點和想法,讓張淑華可以平淡地去對待成功。作為生意人,張淑華從來不因為要掙錢所以去掙錢。她心態平和、做事執著,而且善于營造人氣。
張淑華對記者說:“我的奮斗目標是做一些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就好像我有自己的王國,我是自己的國王,不受別人的限制,這是我最大的愿望。說實話,我并不在意什么財富、什么輝煌,什么榮耀。我只在意我自己認準的事情,就要去做,而且我相信一定會成功。”
張淑華已經57歲了,但是看上去很年輕,仿佛剛過不惑之年。隨著生意越做越大,張淑華也越來越忙碌。但是她始終沒有放棄學習,因為一直在國外有生意,張淑華始終堅持學習外語。為了提高管理水平,張淑華還專門報考了MBA。可以看得出,張淑華是一個志向很高的女人。
采訪持續了四個小時,每當張淑華講起自己的生意總是神采奕奕。四個小時,不足以完全了解一個人,但是張淑華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句話:張淑華這個女人,既簡單,又不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