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捐股”,他說,我在有生之年就能看到自己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我看我比許多人幸運。
對話
錢捐了,我們生活也輕松也一些
本報記者(以下簡稱“記”):報紙上說,你是中國第一個“裸捐”的民營企業家,我敬佩你此舉,但也有人說,總感覺這件事情有點作秀。
牛根生(以下簡稱“牛”):2004年蒙牛一上市,馬上就有報道說我老牛的財富排名是100多名,弄得我的兒子、女兒生活很苦惱,在同學面前有很大的壓力,我們遇到了很多以前沒有的困難。周圍99%的人都不是很富裕,你一個富人在這里面,當然不會有人理你啊。所以我就說,咱們把錢捐了,這樣讓我們生活也輕松一些。什么叫富貴不過三代,第一代創業,第二代守業,第三代一定是毀業,我把這三代人做的事全做了,這個錢的流動速度不就快一點了嗎?社會發展不就快一點了嗎?
記:你是把屬于家庭的財產全部捐了?
牛:不。老牛基金實際上我還有收益,每年的紅利有1000多萬,我還活著的時候,紅利我占49%,老牛基金占51%,我離開人世以后,100%的歸老牛基金了,那么另外三個人,我的兒子、女兒、太太只能拿北京、上海、廣州的平均生活費,是多少拿多少。
記:你這樣做,太太和兒子、女兒愿意嗎?
牛:2004年準備捐股的時候,我在家里開了個會,跟太太說,你有沒有意見?開始肯定不舒服。我說,你想想當初結婚的時候,你還有新衣服,我連新衣服都沒有。現在我們家至少還有一套房子和兩輛車。你再看看你的同學,誰家有兩輛車的?其他的錢,再多都沒用,如果明天我沒了,給你們沒留錢還好,要是留了錢,誰知道到時候你嫁了,找你的是為你的人還是為了你的錢呢?最后在這個問題上,太太和孩子都高高興興地把字簽了。所以這件事情絕對不是作秀。
故事
做企業首先應想到別人的賺和賠
崇敬養母
對于自己的童年,牛根生毫不諱言:“我是吃百家飯長大的。”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