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去年在上海瑞金賓館召開上線新聞發布會,史玉柱站在臺上向記者喊話,稱自己是一個20多年的老玩家,“我懂游戲。”很多人聽到這話都竊笑,包括一些征途員工。
一開始時,很多研發部同事并不服史玉柱,征途項目經理就是其中之一。為了說服大家接受免費模式,史玉柱用了至少三周時間。征途內部有個投票的傳統,少數服從多數。免費模式獲得了絕對少數的一票,是史玉柱自己投的。
史玉柱沒有辦法,只好“曲線救國”,反復找團隊召開會議,每次感化一兩個頑固分子,死皮賴臉、軟磨硬泡。開了十幾次會議之后,整個團隊終于徹底舉手投降,他們之前都沒有見過這么頑固的老板。
征途剛開始做不久,就說要做第一,當時大多數員工都認為老板在吹牛。公測人數突破30萬人時,史玉柱提出“保60萬爭80萬望100萬”的目標,很多人也都認為不靠譜。如今根據征途掌握的數據,征途已是同類網游在線人數與營收領域的老大。
一次次目標的兌現,讓一些自命清高的研發能人由不可思議到心服口服。也許,他們沒見過第二個這種每天花十幾個小時打游戲,第二天總能甩出一些修改建議的老板。
由于自己是每天玩十幾個小時的骨灰級玩家,史玉柱對于征途的要求很嚴格,近乎完美主義。征途一直是更新最頻繁的網游,研發部門的員工被內部戲稱為“最值得同情的人”。
征途項目負責人透露,史玉柱身兼主策劃,最重要測試員、資深玩家數職。他參與過任何一個項目,罵過任何一個策劃,可能只是因為一些細節問題。
史玉柱經常在凌晨給同事打電話,只要發現一個小BUG,馬上就得改,他眼睛不能容下沙子。有些程序員忙到凌晨四點回家,還沒熱暖被窩,就接到要求上線修改的軍令。
不過改得心甘情愿,他們已經對這個罵起人來很要命,下了班勾肩搭背去喝酒的老板非常信服,“他是一個非常努力、非常真誠、非常實在的人。”
老板擁有管理上的絕對權威,但在業務層面每個征途人都有自己的觀點,這塊人人平等。一個難題沒了招兒,大家開會討論。都沒主意,散會,回去繼續想。史玉柱常在回家的車上靈感迸發,按捺不住就給項目負責人打電話。
有時候是餿主意,有時候是妙點子。
征途出名后,同樣遭受了很多非議。史玉柱表示,外界批評的聲音他也看過,得出結論“說征途不好的人,大多不是征途的玩家。”或是某些對手在搞鬼,或是外界的偏見。
一如腦白金的樹大招風,征途也背負了網游行業的罵名。比如免費模式、消費過高。史玉柱強調說,免費模式不是征途最先做的。而批評征途消費過高更無辜,征途人均消費未進前四強,收入高只因玩家多。
征途副總經理袁暉表示,史玉柱對錢其實并不看重,開會從沒說過征途要賺多少多少錢,只是說要把工作做到極致。用史玉柱的話則是,完美主義,追求極致。
史玉柱把外界對腦白金、征途的罵名歸結到自己當初的失敗上面。因為失敗過,給大家留的印象根深蒂固。失敗者做的事情,很容易被從負面的角度來看。如果過去一直成功,則不會這樣。這是一種文化,中國歷來對待失敗都不寬容。牛津管理評論[oxford.icxo.com]
征途總部“藏”在上海桂林路浦原科技園一棟并不顯眼的八層小樓里,向東15公里是上海第一高樓環球金融中心。這時的史玉柱,已經不是當初珠海那個好高騖遠、好蓋高樓的史玉柱。那次摔得太狠,太徹底,如今他成了“徹底的保守主義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