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蘇寧、國美同時談判,擇優而合;國美托管大中經營性資產,大中品牌繼續保留
作者 田叢 張曉蕊
本周一下午,大中電器馬甸店,近十位消費者被一紙“內部盤點暫停營業”的公告擋在了門外。
當日起,大中電器(下簡稱“大中”)在京的61家門店全部停業盤點,靜待與國美電器(下簡稱“國美”)之間的資產交接。目前,雙方的交接工作已開始,國美方由副總裁王俊洲掛帥,大中方由總經理宋紅擔任組長。
上周家電連鎖巨頭之間突然發生的一連串“動作”讓人應接不暇:12日晚間蘇寧電器(68.68,0.56,0.82%,股票吧)突然發布公告稱終止收購大中,僅隔一日,國美便放出消息稱已經完成對大中的全面收購,并于14日晚發布公告稱以36.5億現金全面托管大中。
國美永樂大中“三角債”
陳曉說,永樂和大中在法律層面上的爭議會以和解的方式解決。“1.5億元的糾紛不在36.5億元的托管價格之內。”
12月16日下午兩點,國美召開“全面托管大中”發布會。以CEO陳曉為首的國美核心高層,包括國美電器常務副總裁王俊洲、國美電器副總裁李俊濤、孫一丁、牟貴先、欒熙忠悉數亮相。但國美董事局主席黃光裕和大中電器掌門人張大口及大中電器其他高層均未現身,發布會成為國美電器“單方秀”。
“此次主要是國美對托管大中的一個情況說明。”國美新聞發言人何陽青解釋稱,發布會將不涉及大中今后具體營運和人事方面的安排,所以大中方面沒有人員出席。隨后,何陽青用了將近兩分鐘的時間來介紹與會的嘉賓,近百名國內外家電廠商的代表受邀前來捧場,頗有赴“鴻門宴”的味道。
“流通業不發達,制造業難強大。”陳曉用了這樣的一句話作為開場白,隨后話鋒一轉,“今后要加大集中采購的力度,促進零售價格逐步下降”。這種“敲山震虎”式的表態之后,會場里面的家電廠商代表開始交頭接耳。拿下大中之后,國美的門店數量達到近1100家,對于供應商的話語權強勢無疑將更加明顯。
“國美對大中的收購,實際上從一年前永樂與大中的合作就開始了。”作為整個事件的親歷者陳曉不得不提及國美、永樂和大中之間的“三角債”。
2006年4月21日,大中和永樂宣布聯合并簽署協議,雙方將通過股權置換的方式在一年內完成合并工作。這項合并之后,將組成一個年銷售額300億—400億元的中國第三大家電零售企業,以對抗國美、蘇寧兩大勁敵。但3個月之后,事情卻發生了“大逆轉”———國美與永樂達成協議,以52.7億港元的現金加股權收購了后者。隨后,在香港上市的永樂電器被強制退市。
此前永樂為了表達誠意,已經先行支付給大中1.5億元的“合并保證金”。而此時大中與永樂的合作已經啟動,11家永樂在京津地區的門店也已經交由大中托管。突然之間,門店資源難以協調,同時,雙方在西安、青島成立的合資公司也無法處理。這場糾紛一直鬧到了仲裁的地步,而且拖了一年多也沒有最后的說法。
“今天的結果已經說明了問題,以前的傳聞也好、恩怨也好,都消逝了。”陳曉說,關于這場糾紛,在法律層面上的爭議會以和解的方式解決。而且,1.5億元的糾紛不在36.5億元的托管價格之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