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7.8級地震。益海嘉里創始人郭鶴年及董事長郭孔豐獲悉后,立即向中華慈善總會捐贈人民幣2000萬元,還在集團內部發起了員工個人募捐活動。
益海嘉里向災區人民捐贈價值200萬元的金龍魚食用油
中華慈善總會對華僑企業益海嘉里此舉給予了高度評價:一直以來,益海嘉里以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2004年,捐贈5000萬元成立“益海嘉里中國公益基金”;今年年初我國南方遭遇雪災,。
益海嘉里是我國擁有“金龍魚”、“口福”、“香滿園”、“胡姬花”等多個知名品牌的大型糧油食品集團。
他一人身兼“兩王”,先有“亞洲糖王”的美譽,后又有“酒店大王”之稱,可他的事業還不僅限于此。
他一人身兼“兩王”,先是享有“亞洲糖王”的美譽,后來又有“酒店大王”之稱,可他的事業還不僅限于此。從白糖、酒店、房地產、船務、礦產、保險、傳媒到糧油,他創建了一個龐大的商業王國,也創造了無數的奇跡。他可能是除了政治領袖外,最廣為人知的馬來西亞人。他就是杰出的企業家、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
在2004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郭鶴年的個人凈資產為42億美元,名列第111位。但在《福布斯》東南亞40大富豪榜上,郭鶴年則高居榜首。盡管年屆81歲,盡管已達到事業頂峰,但郭鶴年對事業的熱情絲毫未減,仍然奮斗不懈。
20歲創業壟斷糖業市場
郭鶴年的祖籍在中國福建福州。他的父親郭欽鑒于1909年飄洋過海來到馬來西亞,從店員做起,后來自己開了家咖啡館。經過數年努力,創辦了以經營大米、大豆和糖為主的東升公司,家境日臻富裕。
郭鶴年是郭欽鑒的幼子,他從新加坡萊佛士學院學成畢業后,便給經營白糖及米糧買賣生意的父親做幫手。1948年,郭鶴年在新加坡創辦了主營輪船航運的船務公司,這成為他的創業之始。
郭鶴年在二十余歲便能創業,固然與他出身富裕有關。然而,個人的膽識、才能以及超強的判斷力和永不停歇的精神,才是他日后征戰商海、名震四方的根本要素。
創立公司不久,父親郭欽鑒病故。郭家經過開會后,決議組建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并一致推舉博學多才的郭鶴年出任公司董事長。就這樣,年紀輕輕的郭鶴年接過重擔,正式成為家族“掌門人”。
為進一步發展事業,郭鶴年專程去英國做市場調查,并學習商務知識。在倫敦,他對糖業的經營做了全面深入的調查,對糖業的貿易狀況也了如指掌。
回到馬來西亞后,郭鶴年將事業重點放在糖業經營上,并創辦了馬來西亞第一家制糖廠。他看準時機,迅速建立遍布馬來西亞全境的銷售網,形成“原料-加工-銷售”的“一體化經營”體制。他順利向政府租借到大片土地,開墾成甘蔗種植園,大大增加了原料來源。在盯著糖業生產的同時,郭鶴年還關注著銷售市場的情況。他大膽決策,趕在世界糖價上升前,大舉在國際市場收購白糖,并投資糖期貨貿易。所有的這一切,都為他贏得了豐厚的利潤,為他日后擴大經營提供了資金保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