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即首席執行官,這曾是一個令無數企業家向往和羨慕的職業,同時也是美國人在20世紀60年代進行公司治理結構改革創新時的產物,它的出現在某種意義上代表著將原來董事會手中的一些決策權過渡到經營層手中。
CEO代表著企業,并對企業經營負責,他們的“所作所為”就尤為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和熱切期待。然而,以書為媒,領略這些傳奇CEO們的創業、發展、成熟的成長歷程,揭秘他們財富背后的人生故事,感受他們創業的甘苦,體會他們成功失敗的經驗教訓,領悟他們的人性魅力,則是更令人贊嘆和扼腕。
馬云:火星式管理的背后
閆妮 丹嬰
對馬云,最好的解讀就是不解讀,他原生態的聲音就是最大的逆勢經營精髓
2009年1月19,馬云在寫阿里巴巴員工的郵件中寫到:“請帶上你的家人去花錢!!去消費!!!”在全球危機的背景下,馬云卻是反其道而行——2009加薪和2008年豐厚的年終獎計劃。
2008年,馬云的最大逆勢之舉是幫助中小企業和自己“過冬”,提出150億元救援中小企業。
2007年,阿里巴巴上市,馬云仍是反其道定了個低價——13.5港元/股,贏得了不小的口碑。
2006年,馬云甚至在內部宣布“第二次處于高度危機狀態”。
2005年,馬云又反其道說,“現在是需要燒一點錢的時候了。”
2004年,馬云最出人意料的是在美國大打廣告……
“火星人”馬云逆勢思維
打破常規、逆反思維、反教條、出人意料,“火星人”馬云總是以他的火星式風格給人意外,也給人奇跡。早期,馬云被稱為“瘋子”、“異端”,他甚至有一個“三子登科”的說法——騙子、瘋子、傻子,他有一個瘋狂的夢想,擅長打破常規,也擅長尋找打破常規的解決方法。
這種思維方式可以追溯到馬云的少年,身材瘦小的馬云,年少時卻好打抱不平。有人問他,你這么瘦怎么打得過人家,馬云說:“打架關鍵不在個頭,而在于出奇不意。要快。”
的確是,馬云展示了一個出奇不意、打破常規的人生,很多解讀馬云的書也都立足于此,很多人、很多書都在不厭其煩地講述馬云“反其道而行”的故事,當然,在這個“世界命懸一線”經濟危機下,馬云的逆勢而上思維更成為很多人追捧的對象。
但是,在我看來,馬云逆勢而上的哲學背后,有著更為深層的商業邏輯,他那看似新奇、破壞性、狂野的商業思維,也有著很多被人所忽略的正統思維,比如,馬云非常強調“價值觀”、“使命感”,他甚至把學習的目光瞄向毛澤東思想、軍隊的管理——馬云的團隊甚至設有至關重要的政委體系。
很少人真正讀懂馬云。馬云所展現的領導力及管理風格,可以被稱為是“新領導”,這種領導風格的核心并不是被大家所廣為傳頌的“倒立思維”,而是被知名領導力學者約翰.科特稱之為“先知者先行”的能力——這個世界從來都是先知先覺的人領導后知后覺的人,再開發不知不覺的人。馬云的成長路徑,基本遵循這種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