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到燈塔不要緊,只要自己心中有亮光,就能穿過黑暗。”愛康國賓董事長兼CEO張黎剛多年前說了這句話。
今天看來,他似乎仍在尋找他夢想的燈塔,依然在快速而敏銳地徒步于黑暗中,當然他心中有亮光—那就是中國的健康管理行業!“互聯網之后,下一座金礦會是健康產業。”他說。
1998年,他毅然回國與張朝陽并肩作戰,是搜狐的重臣也是功臣。但是,在事業快速上升中,他悄然離開。次年,與幾個合伙人創立了藝龍網,并一手將藝龍網拉扯成在線旅行服務行業的第二名,而在藝龍網登上納斯達克的半年前,再次選擇了離開。他的解釋是,他希望做一家更能體現自己價值和意愿的偉大公司。他不甘于做一個配角。
張黎剛新的興奮點放在了國內的健康管理領域。2004年創立,經過幾次的合并收購而成就的今天的愛康國賓公司,承載了張黎剛所有的夢想和抱負。“我希望它成為一家改變國人對健康的理解,能深切影響人們生活的公司”,他平實沉穩的語言中透露了太多的期望。
愛康國賓的征途
“美國最大的產業是健康醫療,占到GDP的15%以上,歐洲平均占8%,中國現在還不到6%。健康管理在中國才剛剛起步。”張黎剛說。瞅準了這塊市場后,他并不是以傳統的方式切入,而是試圖用IT的手段去變革這個行業,他首先建立了愛康網,作為一個連接客戶和醫療實體資源的中介平臺,愛康網提供了包括健康檔案管理、體檢、健康評估與預防、健康專家咨詢、就醫綠色通道、專家預約等服務。
2007年,愛康網和上海國賓合并成如今的愛康國賓,除了線上平臺外,其在國內一二線城市已經擁有20多家體檢、醫療機構,以及全國100多個城市中幾百家的醫療合作機構,今年服務的客戶將達到200萬人次,營業目標5億元。
如此龐大的客戶需求以及眾多第三方的合作伙伴,對愛康國賓是個巨大的壓力。張黎剛說,數據和服務的流程化,是這個行業面臨的挑戰,公司總部里面一半以上的員工是做IT的,這在同行業中是最高的。張黎剛正在將IT的思維嫁接到醫療這個傳統的產業中去,為醫療的信息管理和服務流程實(博客)現標準化—愛康國賓的創立和成長,始終滲透著他曾在互聯網創業中凝結的智慧。
張黎剛認為基于IT模式的健康管理是對傳統醫療模式的突破,過去醫療服務主要是由公立醫院提供,優質醫療資源集中在各大城市的三甲醫院,然而每家醫院幾乎是單點的。優秀醫生的生產力沒有得到釋放。其次,越來越多的企業客戶是跨區域的、集團型的,他們希望有家公司能全面管理企業所有員工的健康,國有醫院不連鎖化經營,無法滿足需求。愛康國賓的信息標準化及連鎖經營為阿里巴巴、GE等大型企業的團體體檢提供了優質的服務,同時線上平臺釋放了優秀醫生的生產力。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