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非典”肆虐,快遞行業均引來了發展時期。同時王衛還將眼光瞄準了因“非典”而陷入低谷的中國航空領域。在這一年,順豐與揚子江快運航空簽訂了5架包機的協議,第一個將快遞行業帶上天空。而這也為順豐日后的“快”奠定了江湖地位。
也是在這一年,順豐內部開始正式投入ERP系統,乘包機之便,以低價香港件做主打產品,從華南地區橫掃華東乃至整個中國區域,完成了全國200多個網點的布局,進入了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
此時,順豐立足高端的思路也開始奠定。2003年之后,王衛強行把年增長幅度壓在50%以下,順豐1kg物品日達的價格從15元提高到20元,曾經在順豐,不做單票5000元以上的業務是死規定。由于堅持只做小型快遞,順豐甚至拒絕了摩托羅拉這樣的“肥”訂單。
20年的發展,直營模式、高端定位以及航空運輸,成為了順豐成功的三駕馬車。當陳平離開宅急送創辦了星晨急便后,曾說過“學習順豐好榜樣”。但漢森世紀供應鏈管理咨詢副總經理黃剛對時代周報記者稱:“商業模式、運營方法、管理體系都可以復制,但是機遇已無法復制。”
9次抵押貸款背后的盈利邏輯
直營模式、航空運輸以及高端定位,三者將順豐推向了與“四通一達”不一樣的發展高度。但從一定意義上,這三者帶給順豐的,也是相較于其他快遞公司而言更為沉重的成本壓力。
在順豐被譽為中國的聯邦快遞的背后,記者能感受到的是相較于其他中國快遞而言的成本壓力。如用飛機運快件的成本不菲。據了解,其廣州—上海—杭州—廣州的租機價格為每小時2萬多元人民幣。
針對順豐的直營模式,羅輝林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直營的運營能力是有限的,隨著直營的規模越來越大,邊際的管理效應會逐步降低,那么評定成本就會上升而直營模式相較于加盟模式,管理成本一般會上升12%-15%”。
受制于直營模式的框架性質,在2008年前后,原亞馬遜全球物流系統經理黃朗陽曾經與順豐針對電子商務進行過接觸,但由于順豐對于電子商務需要的作業流程、定價流程或者是服務流程都存在差異,順豐非常難以合作,所以最終作罷。
同樣,順豐的高端定位也令其與跟著價格走的電子商務失之交臂。羅輝林對時代周報記者稱:“順豐目前整個物流成本決定于高端,大眾商務它基本不涉足,它只能吃掉10%的高端客戶,一公斤的包裹,單價一般在100-200元之間,順豐京滬線上的單價就是20元,10%-20%的快遞成本,很少有電商愿意承受。”
同時,早在幾年前,順豐重金聘請了IBM為順豐的管理架構調整做參謀,IBM派出幾十人的團隊常駐順豐。而順豐投入在后臺支持系統的金額也不容小覷。據消息指出,在順豐開始涉足電商后,內部撥出20億元資金對IT系統進行構建。
在這樣大筆的成本支出背后,王衛卻對PE、VC的機構投資視而不見。行業里有這樣一個傳聞,“有VC想給王衛融資,但王衛始終不肯出來見面,這個VC就對外開出50萬中介費價碼,50萬只為和王衛吃個飯”。包括花旗銀行在內的很多美國投資商也在找尋王衛,付給咨詢公司的傭金為1000萬美元。
“順豐非常好,但是太神秘了,我們見不到。”國內一位私募經理向時代周報記者苦笑。據港媒報道,伴隨著順豐版圖的持續擴張,自2004年起,王衛先后9次將物業或商展抵押給銀行,以此獲得現金到國內開設網點。2005年更是將整間公司按揭給中銀,只為了獲取420萬元的金額,待獲得利潤后再將物業贖回。而這件事,時代周報記者在另一位業內人士口中得到了證實。
然而這背后,王衛牢牢將順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外,還帶來了順豐持續的高盈利。到2010年,順豐的利潤額達到了130億元,僅次于中國郵政,占據全國18%的市場比例。令“四通一達”只能望其項背。
“物流企業的發展,中國快遞企業的發展就在于它的標準化,也是現在最大的問題。所以順豐成功的原因,最重要的就是服務的標準。一開始它就建立了直營的形式。所以一開始定的標準比較高。所以現在看它的價格是最貴的,但是它服務是最好的。”中國國際物流節組委會副秘書長伍華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與諸多“快遞優而物流”的同行相比,王衛堅持只做快遞,而且只做小件,不做重貨,順豐按照客戶細分設計了自己的產品價格體系,與四大國際快遞重疊的高端不做,五六元錢的同城低端也不做,剩下的中端客戶被鎖定為唯一目標。服務產品的設計也非常簡單,1kg內收不超過20元的郵費,上門送貨,全國聯網,36小時到達。
直到今天,除了收費標準逐步調高、取送件時間逐漸縮短之外,順豐的產品定位一直沒有任何改變。而這樣的定位清晰,也成為順豐拉開與宅急送等直營快遞公司距離的重要原因。
在這樣的模式下,由于采取全國直營的模式,順豐有統一的呼叫電話,無論在任何城市,什么交通情況,順豐快遞員均能在一個小時上門取件,也因此被稱為快遞行業中的“麥當勞”。由于有了航空的幫助,順豐可以實現全天候,全年365天無節假日派送,這相較于春節期間不開工的其他快遞公司而言,企業形象甚佳。面對這樣的服務,對一般消費者而言,順豐20元的快遞費,也顯得并沒有那么的高價。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