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程度上這是一個偽問題。因為這位中國富豪榜的常客,其財產和涉獵“疆域”時常處在飄忽不定的狀態中。2002年,其以24億資產位列2002年《福布斯內地富豪榜》第12名,此后逐年下降,最后一次上榜是在2010年,以43.5億資產位列231名。
以徐明核心資產大連實德集團有限公司來看,2005年其資產總額就有三個說法,國家統計局遼寧調查總隊得出的數據是104.2億元,遼寧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調研組提供的數據是130億元,該集團公司對外招聘公開的數據是165億元。
以徐明“商業帝國”涉足的范圍而言,按照其公司介紹,目前實德集團在以化學建材為核心的基礎上,形成了化建、家電、體育、保險、石化、汽車和醫療七大產業格局。但如果稍加調查,就會發現,其家電業務深陷成本之苦;保險仍然處在“陪太子讀書”的發育階段;石化和醫療大部分處于政府審批未果的“紙上談兵”階段;以大連實德集團瓦房店客車公司為內容的汽車產業已經在2005年被發改委撤消了汽車產品的注冊。而令徐明在本世紀初風光一時的化建,其贏利、市場和規模從 2003年達到頂峰后就開始萎縮,已被龍頭企業甩在了身后;以足球為標志的體育產業,不斷爆出甩賣球員、拖欠工資的消息,也已呈強弩之末之勢。
讓“帝國”最尷尬的數據應該是大連市利稅50強排行榜,2000-2005年,大連實德集團公司只是在2003年出現在第43位上,其他時期完全是空白,甚 至2005年沒有進入該市利稅百強。而同為民營企業的大連萬達集團公司和大連華農豆業集團公司,2003年以來無論是資產規模、銷售收入還是利潤,都一直壓在實德集團的“頭上”。即使大連工業產值百強中,實德集團下屬的大連實德塑膠工業有限公司和大連實德塑料建材有限公司,一直都在20名以外。
然而有媒體經過對徐明和其“商業帝國”大量的調查,發現了一個完全不同版本的財富故事。唯一的傳奇是,當時注冊資本只有1.2億元的大連實德集團,在2001年年初突然得到了一筆高達近40億元的注資,這才是成就徐明財富傳奇的最大轉折點。
其后,大連實德的“實業報國”開始被徐明眼花繚亂的資本運營“財技”所取代。甚至在2003年主導產業化學建材走下坡路后,徐明一點也沒有放松向金融、石化 甚至能源的資本擴張。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擴張,無論是投資石化、能源、金融,還是進軍足球、鐵路、汽車和醫療,都是以聲震海內外的豪言開幕,以項目縮水 或查無所有而告終。調查中發現,一些資本運營項目更多是“空中樓閣”,一些項目一直處在停滯狀態,甚至一些已經確定的投資,其資金至今遲遲未能到位。
“去年以來,大連實德的資金緊張形勢開始從暗處轉向明處。”這位在實德干了5年多的知情者一直懷疑實德眾多投資的錢從哪里來,“因為很明顯,實德主導產業的價 值不可能吸引到那么多動不動上百億元的投資資金,或者是虛張聲勢?或者是 飛錢 (過路資金)?”但他認為有一點很明確,實德過度膨脹的多元化,和諸多有 頭無尾的投資失敗,正在讓其資金捉襟見肘。一家與實德同行的龍頭企業高管透露了相同的判斷,在其與實德近期的合資中發現,實德資金鏈出現了問題。“實德表現出三個特點:不透明、多元化和資金鏈緊張。”他說自己的第一感覺是,“實德更像是一個私募基金,這幾年有點把實業放掉了,轉向資本運作,進行了很多金融型的投資,很有當年德隆的味道”。
徐明其人
由大連莊河市往西大約十幾公里,便到了徐明的老家吳爐鎮,一個典型的遼南山村。
徐家兄弟姊妹四人,出生于1971年4月5日的徐明是老小,G大元(600146)董事長徐斌是老大,比徐明大6歲,中間還有兩個姐姐。據鄰居們回憶,少時的徐明孤言寡語,“雖然很聰明,但實在看不出日后會成為億萬富翁的架勢”。徐明在光華村的村辦小學上學,后來隨著家庭條件的改善,初中就讀莊河31中,高中就讀于莊河第二中學。在當地,都不算太好的學校。
按照村民們的分析,徐明的經商頭腦和商業道路來自家傳。其父徐盛家——也就是后來大連大河集團公司、四川大河投資公司以及上海大河投資公司的董事長或實際控制人,在1980年代初到吳爐鎮供銷社任職,期間還曾擔任當地的黃海機械廠廠長。“腦子聰明,有經濟頭腦,為人也很和善。”向當地的中年人打聽,人們依然對徐盛家的名字印象深刻,當地人至今認為徐盛家后來調往莊河后,黃海機械廠就再也沒輝煌過。
1982-1994年,徐盛家在莊河市的紅光集團任職,1990年代初,任紅光集團黨委書記,是紅光集團實際掌門人。紅光集團是位于莊河市中心區的紅光村集體資產。據當地人介紹,徐盛家成為紅光村村支書前后,紅光村靠賣地積累了很多資金。在徐盛家的主持下,紅光村用這些錢辦起了很多企業,這些企業在徐的經營下迅速壯大,成為當地著名企業。徐盛家也因此成為莊河頗有威望和實力的人物,獲得1998-1999年度大連市勞動模范稱號。從這樣的背景可以看出,徐明并非白紙一張打 拼,他的父親給他從莊河開始發家做了很好的鋪墊。
對于自己的故鄉,成為富豪后的徐明沒有忘記“德以興家”,為村里投資修建了一個小學,取名叫實德小學。后來還從自家門口到鎮里的公路之間修了一條長約2公里、寬3米左右的“思鄉路”,將在思鄉路距離徐明家最近的一座小橋,取名為“學子橋”。
1988年8月,徐明進入沈陽航空工業學院學習。不過據媒體調查,徐明考入的是該院成人教育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專科,而非該院經濟系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正規本科。當然,英雄不問出處,學歷代表不了任何問題,只是后來徐明脫穎而出后被演義的“兩年跳級完成學業”的“神童”表現,卻并非事實。
按照目前市場公開流傳的故事,徐明自稱其商業經歷是從求學的沈陽航空工業學院開始的。徐明向媒體介紹,自己從沈陽五愛市場批發一些日用小商品,“坐公共汽車背兩個包東西拿到學校來賣,價格翻兩倍到三倍。現在想起來可能不太道德,但實際上利潤率非常高,都是兩三倍的利潤”。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