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成就了優衣庫。在金融危機影響下,全球首富比爾·蓋茨2009年的資產縮水了180億美元,“股神”沃倫·巴菲特的財富縮水了250億美元,日本任天堂公司前社長山內溥的身家更是縮水至45億美元。而柳井正卻成了例外,迅銷公司2008年的股價逆勢上漲了63%,優衣庫的銷售量也直線上升,新的門店在全世界遍地開花。
2010年,柳井正的身價暴漲50%,達到92億美元,再度蟬聯日本首富。2010年1月,美國銷售協會向柳井正社長頒發“國際獎”,他成為日本戰后繼1972年松坂屋總裁伊藤鈴三郎、1985年兒JSCO Cye總裁岡田卓也、1998年伊藤洋華堂總裁伊藤雅俊之后第4位獲此殊榮的企業家。而柳井正也被譽為日本戰后繼PANASONIc創始人松下幸之助、SONY創始人盛田昭夫、KDDI創始人稻盛和夫之后的新一代“經營之神”。
然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柳井正總是會刻意回避“日本首富”的稱呼。關于金錢,他曾說過一句名言:“錢僅僅是一個結果,所以大多數成功人士并不是為掙錢而工作。在某種程度上,他們是想做生意,然后金錢隨之而來。如果你只是追逐金錢,金錢就會躲開你。”
平心而論,時裝行業正日益成為催生首富的搖籃,除柳井正在《福布斯》排行榜中成為日本首富外,ZARA老板Inditex集團主席Amancio Ortega早幾年就成了西班牙首富,H&M的Person家族也是和宜家IKEA的創始人Ingvar Kamprad輪流坐莊瑞典首富,而Persson家族的年輕一代Karl-JohanPersson又被任命為公司的CEO,于2010年7月1日接替了退休的職業經理人Rolf Eriksen。
優衣庫從當年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服裝店發展成為世界級的服裝帝國,柳井正用了整整38年時間,從偏遠的山口縣宇部市一步步地走到了日本最高最現代化的綜合商業新地標——東京中城大廈(midtown tower)。
有機會到訪迅銷公司的人,都會對其特殊的工作環境留下深刻印象。那里的辦公室沒有隔斷,沒有固定的辦公桌,所有部門的工作人員都在一個無隔斷的大房間里工作,人們可以抱著筆記本隨意走動,所有的會議都控制在10分鐘內結束,晚上7點后,公司里準時熄燈,原則上禁止加班,因為優衣庫的工作標語是“工作要趁早完成”。在中城大廈33樓的辦公室,柳井正可以俯瞰整個東京,遙望富士山,而他的野心恐怕還遠不止于此。
為了盡最大可能地解開優衣庫為何能崛起、又將何去何從的秘密,我遍訪了與柳井正熟識的相關人士。每一家企業都有自己的秘密,且一般不會出示給一個不相干的人,但我還是得到了大量的第一手日文資料。與此同時,我將市場上所見的涉及優衣庫的日文書籍全部購人,細心地閱讀,并參閱了大量的媒體報道,所有的這些都成為我了解柳井正及其公司的參照。在此之前,恐怕還很少有人能如此系統和細致地研究這些塵封在歷史背后的故事。
迄今為止,人們對優衣庫的認識岔開成兩個極端。優衣庫的Cye贊美者們把它描繪成迅速崛起、摧城拔寨、幾乎無往不勝的“創業神話”,而柳井正本人則是天生的富有韜略的創業家和經營天才,不可模仿。但我卻深感所謂的“天才”更多的是成功后世人賦予的光環,柳井正身上超越常人的“努力”更值得一寫,或許與唐駿相比,柳井正更有資格說“我的成功可以復制”。
優衣庫的批評者們則認定它只是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后,在“失去的20年”的大背景下,持續的通貨緊縮導致的產物,一旦日本經濟走出泥沼,作為“廉價品”的代表,優衣庫將無法在日本市場立足,必定會走向死亡,而柳井正則是“時勢造英雄”下沽名釣譽之徒,更有濱矩子、小島健輔等知名的經濟學者批判“優衣庫將致國家破產”、“優衣庫是消費文明的退化”。但用這樣的評論,我們難以解釋為什么優衣庫也能在海外拓疆擴土。實際上,優衣庫致力于“低價優質”,而非簡單的“低價”可以概括,我們恐怕很難斷定致力于“低價優質”完美結合的公司會走向死亡。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