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質是什么?
近日,百度宣布布局互聯網金融,與融360有點類似,也是一個對接貸款者與金融機構的搜索平臺。與融360不同的是,百度僅僅提供了信貸產品的搜索,申請與溝通需要跳轉到金融機構的官方網站進行,也就是說百度僅僅提供標準化的產品搜索,并沒有對個性化的產品和用戶進行深度的分析和挖掘。
“貸款其實是一個非常個性化的產品,尤其是在貸款利率放開的情況下,每家銀行的情況都不同,即便同一家銀行在不同地區也一樣;再者貸款者的情況也是非常個性化。”葉大清表示,“這就造成了搜索平臺需要連接的是兩個非常個性化的需求,金融領域的搜索的復雜可想而知。”
從葉大清的話語中不難看出,金融搜索的本質便是滿足雙方個性化需求的雙向匹配,即一方滿足銀行尋找優質客戶的需要,一方滿足貸款者以自身的自制條件能貸到款。而這顯然需要對雙方都有很深的了解,而這個就需要依靠融360的核心功能,就是利用大數據來不斷地完善對雙方的了解。
對于銀行等金融機構一方,融360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與其溝通協調。一般來說,要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對客戶資料要求的非常詳盡,比如對年齡的要求、對職業的要求、對于信用記錄的要求等都有不同的要求。而對于這些要求,融360不可能每個都詳細的呈現給貸款者,這就需要融360將這些問題做一定的處理和變通,以最簡潔的方式標準化這些金融產品。據融360調查顯示,每當貸款者需要多回答一個問題,損失掉的貸款者約為1%。
當然,在標準化金融產品之前,融360需要對銀行的產品進行粗選,不是每個產品都適合網絡銷售,然后進入到品控部,對金融產品進行標準化的研究和分析,最后才是該產品呈現在貸款者面前。
對于貸款者,融360則借用大數據技術,為金融機構做預先的用戶審核和篩選,給銀行推薦高質量的用戶,這大大降低了銀行審核中小企業用戶信用情況的難度和工作量。“即便在沒有拿到貸款者的房產等財產證明材料,融360的智能分析系統也能根據貸款者的資料對其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貸款風險預估。”葉大清表示,“每個人在互聯網上就有很多數據,比如用戶的電商交易數據、社交網站活動的記錄、銀行相關貸款的信用記錄,再加上貸款者在融360上回答的相關問題,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建立相關的風險控制模型,分析用戶的資質,進而可以對貸款者做出初步的信用風險評估,這對銀行來說是非常有用的。”
確實如此,運用大數據對貸款者進行分析已經成為融360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利用數據的可追蹤性和可調查性等特點進行智能分析和匹配,從而解決貸款的信息不對稱、審核效率低等難題。而這個更大的作用并不限于此,從營銷的角度來看,營銷從過去的用戶被動接受(如報紙、電視),逐步轉化為互動式營銷(如搜索引擎)。以搜索引擎為代表的新營銷,是基于用戶網絡瀏覽行為、主動搜索動作所實施的營銷,因為這些信息反映了用戶的真實動機。融 360基于用戶最底層的搜索信息和數據進行有效挖掘,不斷調整產品排序并反推用戶貸款意愿,實現對用戶搜索請求的智能響應。而在商業銀行服務方面,用戶真實的搜索數據反映了有效需求,商業銀行可以針對用戶需求設計更有針對性的產品。隨著融360的產品線不斷豐富,未來更可以為用戶進行針對性的理財顧問。
憑借此,融360取得了快速的發展。截至2013年9月,有超過2000家金融機構、9000多個款貸款產品(含信用卡),過萬名信貸經理進駐融360平臺;服務覆蓋到86個城市,覆蓋全國80%的目標用戶。即使跟隨者保證同樣的發展的速度,要追上融360目前的水平至少也要2~3年。
正是基于這種模式,融360的盈利模式有3種,一類是用戶每提交一筆申請后,融360從銀行拿到固定的費用;第2類是效果付費,即銀行批準貸款后,融360從中抽取貸款金額的一定比例;第3類是廣告模式,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不到5%。
“大數據的分析和挖掘使得融360成為最了解貸款者和銀行的平臺,融360就是要消除雙方的信息障礙。”葉大清表示,“隨著融360用戶規模的不斷擴大,對用戶的情況會越來越熟悉和了解,融360的目標是成為每個人身邊的財務顧問。”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