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難免稀里糊涂
2004年5月,“譯云國際”接到了一份8000美元的業務。正在讀大四的陳弋桃,學生氣十足,未向客戶收取任何訂金或預付款,就把工作做了起來。沒想到,對方后來竟然打算賴賬。
事發之時,陳弋桃不在上海。為此,她的好友替她去討賬,第二天凌晨5點就出了門,結果一分錢也沒要回來。這下陳弋桃害怕了,因為這單業務將需要向譯員支付幾萬元報酬,如果真的收不到錢,公司將面臨倒閉。
陳弋桃一邊著急,一邊硬撐著。臨近畢業的她,這時已與一家世界500強企業有了就業簽約意向,薪水自然比“譯云國際”還高。可一想到“譯云國際”已經招了兩名員工,如果公司倒閉,兩人就會失業,于心不忍的陳弋桃,終究邁不動離開的腳步。
也許是吉人自有天助,這筆錢后來還是要回來了。
不料,一波剛平,一波又起。一次,陳弋桃從奧地利駐上海領事館拉到一單業務,工作正在緊張籌備當中,原先確定的一個兼職譯員突然說不干了。硬著頭皮,陳弋桃找到領事館方面商量調換譯員,得到的答復是:以后不會考慮再與你們合作,因為你們的態度令人失望。
陳弋桃著急了,趕緊給奧地利領事館的聯系人寫了一封英文郵件,言辭誠懇:“很希望您能念在‘譯云國際’一直以來為您服務都不錯的份上,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保證不會再發生類似的事情了。”
|